老朱家明末宗室六十万,几个时代加在一起,也有百万之数。
这么多人齐心协力刷弹幕,也能在天幕的屏幕上占据一席之地。
于是伍爱华就看到了提醒:【主播你说了半天藩王,还说不说大明律了啊?】
别管是宗室之人提醒的还是普通观众确实想要听法制史的内容,伍爱华也意识到自己蛐蛐老朱的时间太久了,于是赶忙进入了下一个话题。
“刚刚我们提到,老朱其实是有和继承人提及他登基之后需要减轻刑罚,这其实也是明朝立法的一个原则,叫做‘刑罚世轻世重’,也就是根据社会实际情况来采用严格或者宽松的法律。”
“除此之外,明朝还十分强调明刑弼教,这和唐朝等朝代德主刑辅的原则相比,其实都是在于要将刑罚和教化相结合,但是德主刑辅强调德,明刑弼教强调刑,也就是强调法律。”
【就是一个法家为主,其他辅助,一个儒家为主,其他辅助?】
【所以老朱果然是真正的法家啊!】
朱元璋虽然确实是,但是他不太想承认。
原因也很简单,作为皇帝,天幕又是对着所有民众,他当然应该让民众认为自己是青天大老爷、父母官一样的存在,而不是让百姓觉得皇位上的皇帝冷酷铁血。
就是神仙,慈眉善目的信徒都多一些呢!
“在这种原则之下,朱元璋主持编写了《大明律》,这也标志着刑乱国用重典阶段的结束。”
“在大明律颁布之后,明朝的刑罚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
“虽然但是,朱元璋也在这本法典中明确,后代子孙必须要严格遵守自己制定的大明律,如果有修改的,就是‘变乱祖制’,如果提出修改的不是皇帝而是大臣,大臣就要被问罪。”
“几百年的朝堂,法律却不能修改,也不知道当时的朱元璋想的是什么?”伍爱华真的不理解:“就好比如果研究发现用轻一点的铠甲可以获得更好战果,但是大明律规定了铠甲的规格,咱是改大明律呢?还是改大明律呢?还是改大明律呢?”
伍爱华这话一说,许多古人感受到她话语的含义,不由笑出了声。
【想起主播第一次直播说商鞅抄袭法条的故事,果然立法就是到处抄一抄啊!】
“大明律是和唐律一样的法典,本身朱元璋也是参照唐律制定的,据说制定大明律的时候,朱元璋让人把唐律写在条幅上,挂在宫中,让他随时随地能够看到。”
“除了大明律之外,《大诰》也是朱元璋搞出来的重要法律依据。”
“很多学者认为,大诰本身就是一种特别法。”
“大诰,意识就是各种布告,朱元璋采用这个名字,就是为了表示这是皇帝制定的特别法律。”
【博主为什么一直说朱元璋?之前唐律都没有一直说李世民之类的】
看到这天弹幕,伍爱华不由笑了笑说道:“这当然是因为明朝的
立法有非常显著的朱元璋特色。”
“唐宋元的立法(),N?????⒋[()]⒋『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特别是精通法学的大臣主持,皇帝最多起到一个最后把关的作用,但是朱元璋他是真的参与制定,并且处于绝对的主导地位。”
“就比如我们说大明律,就有他留下来的变乱祖制罪,而大诰更是他的自留地,充分让朱元璋发挥了自己一腔没处发泄的怒气值。”
“朱元璋的大诰是怎么规定的呢?比如说他有一百多条针对管理犯罪要怎么惩治。”
“同时,还规定了诛九族、凌迟等等刑罚,最出名的,大家都知道的,就是剥皮宣草。”
“而且朱元璋还有一项规定,就是每家每户必须要有一本大诰,如果有,你犯罪了,只要不是死罪,都罪减一等。”
【???还有这种好事?】
【这样岂不是所有人都会在家中藏书大诰?】
【也许这就是朱元璋的目的?】
【说起来大诰一本多贵啊?这种保命的玩意儿,不得多准备一两本?】
【难道不是随便发?还需要钱买吗?那岂不是只有有钱人家才能够罪减一等?】
“这条法律还不受时间限制。”伍爱华觉得这倒是一个好评的地方:“虽然在永乐年之后,大诰已经完全废止,但是藏有大诰依然可以罪减一等,持续了整个大明王朝时期。”
“当然,就算有好处,民众也可以不买账,毕竟也不是所有人的亲人都会犯罪,但是只要查出来没有,直接罪行加重一倍。”
“双管齐下,大诰命就这样走进了明朝的家家户户,从某种程度来说,朱元璋是把《大诰》当作了国民法律教科书。”
“除了大明律和大诰之外,明朝的成文法还包括了《大明令》、《问刑条例》、《大明会典》,这些相当于倡导性的积极方向规范、刑法司法解释、法律检索大全。”
听着伍爱华对于大明会典等的描述,朱元璋嘴角抽搐了一下,自家这么高大上的法典,用后人的说法,怎么被她形容之后,就显得平平无奇了呢?
“在判决的时候,明朝法律还适用了一个原则,命名为比附。”
“刚刚我们提到过,大明律其实是朱元璋等人依照唐律疏议修改出来的,唐律重就有一个法律原则,叫做举轻以明重,举重以明轻。”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