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与她接触过的诸多青楼女子不同,她又清醒又执拗,班媱喜欢她同样也心疼她。
这一局舍小为大,在旁人看来大概相当划算,在她眼中却是兵行险招后的错棋。
没来教坊司的日子里,她也派人打听过清歌的消息。
如今人人都知杜飞廉是个大恶棍,却也人人都记得他有一手妙笔丹青。
在无数个擦肩而过中,他们总要投去眼光看看清歌。那是一柄虚无却锋利的刀,每一次注视,便是从她身上剜下一块肉。
班媱静幽幽地叹气,生怕清歌这么自尊又刚烈之人会做出什么举动。
清歌却是满脸平静:“郡主无需担心,清歌尚且还应付得来。”
是吗,清歌?
她的裙钗整齐,脸上也不曾看见任何困扰神色。班媱只当自己是想多了,此事就此揭过,再不要去提起了。
只有问春,沉默着红眼。她不可说,亦是不能说。
就这样,平平静静地,班媱自己都觉得低估了清歌的坚强,半月后,她听见她的死讯。
她几乎是在得到死讯的第一刻,就赶去了教坊司。
清歌是自刎而亡的,在最深最冷的夜里。直到清晨,才被清扫庭院的婢女发现。
隔了一夜,她的身体已经冷如冰柱。脖子上的刀痕明显,血污也弥漫至腰间,淌湿了一地。她就这么静静地躺着,一动不动,好像每个冷夜班媱醒过来时就能看见的熟睡的她。
此刻,却是再也叫不醒。再也不会在她回去之前,心领神会地送上一颗解救丸。
问春在一旁哭得伤心,什么也说不出来。
“问春,她不是好好的吗?”班媱低吼着质问。
问春说不上话,嘤嘤哭着就递上一封信。是清歌的手书,上头写着“郡主亲启”。
班媱颤抖着拆开,她的音容笑貌便随着文字,再度浮现在眼前。仿佛不是在读信,而是她重新醒来与她对话:
“郡主,
我自幼家教严苛,习的是君子之礼,修的是闺秀之德,后来蒙难,没入教坊司。常言道,凌风知劲节,负雪见贞心。我虽非当世君子,却也不愿因境遇改变而辱没了礼节。身处教坊司的这些年,我始终坚持本心,从无逾矩。
无奈飞来横祸,乱我心志。恐贼人脱罪,我请缨上堂,为的是护佑稚子清白。可惜我未曾算到,世间恶念丛生,纵使我矢志不渝,也敌不过风言风语。
清歌此生不悔,唯愧对郡主真心。若郡主得见此心,我必已离去人间,魂飞魄散。
世间清苦,得遇贵人,乃为我幸。
望郡主此生得偿所愿,珍重,再珍重。
故人清歌上”
她的书信情深意切,到了都未曾提及这叫她绝了念想的风言风语。
班媱捏着边角,手指因为用力而发白,胸中波澜四起,想要询问事端时发现,问春已经皱眉蹲在她身边。她比划着,也书写着。那些杂乱无章的闲言碎语被她串成一条锋利的线,割痛她自己,也割痛班媱。
其实自从京兆衙门回来,清歌就一直有心事。
教坊司严苛,即便是有班媱相护,也不能一直不去接客。
众人都知清歌在扳倒杜飞廉的事上,出了大力气。一方面感慨她勇气非常,另一方面,则也对那背上传得玄之又玄的画感到好奇。他们便去扒衣服,清歌不肯,便是一顿殴打。
掌事的自然不会因为清歌受苦而放弃赚钱的机会,反而瞄准了这其中的商机,将她的价格往上提,对于想要一探究竟画作的人则是顺其自然。
如今朝廷管得严,这皮肉生意不好做,只要钱到手,一切都好说。
清歌好不容易从杜飞廉的手中逃脱出来,却又落入另一群“杜飞廉”手中。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他们是看客,也是杀手。她是供人观赏的牡丹,更是任人宰割的玩物。
她想过很多次要不要告诉班媱,却也清楚地明白。以官家身份没入教坊司的获罪之人,若是没有得到官家准允,死也会死在这院墙烟柳之中。
班媱救得了她一时,救不了她一世。苦果已经长出,只等她吃下。于是在一个平平无奇的夜晚,她发现自己永远也逃不出去时,选择了主动离开。
班媱神思怅惘,转头就去看那把清歌最常抚摸的古筝。
音如翠竹,悠扬自然。清歌手下的声音如她本人一样,婉转灵毓,也不折不屈。班媱默默地盯着那把琴看了好久,问春不敢打扰,哭得无声。
门外守候着的掌事更是怕她怪罪,不敢近身半步。
不知过了多久,班媱才起身,目若深渊,走向掌事,带着不容拒绝的神情:“她人已经死了,我能带走她吗?”
掌事见她没有找事,自然点头如捣蒜,答应得痛快,直接命人帮班媱把人抬去她说好的地方。
那是城东叁十里的一处清潭小山,四处无人,安静悠然。
清歌曾经告诉她,幼时父亲与小弟最爱在此处垂钓,她与母亲则是闲坐在一旁玩笑。那时她是最清白无忧的姑娘,亲友俱在,未来坦荡。
落叶归根,她的父母兄弟都已散落天涯,听闻已经死在他乡。班媱与她相识一场,不愿也魂飞魄散,游荡在这乱世,不如轻轻地将她送来这里。
一抔黄土,一潭清泉,一座小山,一场故梦,一回人间游。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