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赵献崇在家里的却是提心吊胆,日子并不好过。皆因为他听到阿章身边换了人,且不日将被接到宫中读书的消息。左思右想之下,便想了法子,将余下的两个儿子一个送往天南,一个遣去海北,两个儿子都远离京城富贵温柔乡,被父亲打发去镇守边疆了。

儿子们镇守边疆,过着刀头舐血的日子,女儿的后位却是保住了。听闻这几日,皇帝又去看了一回皇后

农家小地主。阿章入宫读书一事也因为臣子们的吵吵嚷嚷而不了了之了。

赵献崇一家子为了文海的这个后位可谓倾尽心血,他老人家在外头上蹿下跳地忙活,他夫人也没有闲着,成日里四处求神拜佛,祈求佛祖保佑皇后早日诞下储君。

六月初十日,皇后千秋寿诞,于昭阳宫中受贺,设千秋宴。宴罢,赵夫人单独留了下来,屏退伺候的宫人,与皇后说了几句贴心话,又问:“前些日子,臣妇着人送给娘娘的方子及那几味药材,不知娘娘可有煎服过?”

皇后亲自捧了一杯茶给赵夫人,微微笑道:“这里没有旁人,母亲休要再端着了。”

赵夫人看她面色淡淡,便知道她必定没有放在心上,不由发急,道:“我的儿,那方子是你母亲托人从大报恩寺里求来的,灵验的很,说是能一举得男,便是不能得男,哪怕生个小公主,你在宫内的处境也能……”

再如何灵验,她也无法凭一己之力生个小娃娃出来。自两个哥哥去边疆后,他来看过她一回不假,然而也只是坐了一坐,闲话了几句,走前与她下了一盘棋,不过一炷香的工夫,倒走了好几回的神。

赵夫人又絮絮道:“乖四儿,你不要嫌你母亲啰嗦,也不要不信你母亲的话。大报恩寺那位高僧的方子是寻常人求也求不到的,京里有许多人照高僧的方子煎药服用后都得了男丁。人家太多,一时也记不清……前几日还有一位什么翰林的娘子去寺里烧香还愿,这却是你母亲亲眼所见的。

“听闻那个翰林因为大娘子生不出儿子,家里养了一窝的姨娘,大娘子娘家银钱无数,却因为生不出儿子在婆家抬不起头,于是她老娘便求这个求那个,最后求到了大报恩寺,照着那方子抓了药回去给她家女儿一喝,即刻就怀上了。找人看了肚子,说是尖的,必是男丁无疑。不是有句古话么,叫做圆溜溜,生丫头……”

皇后面上带着笑,心里头恍恍惚惚的,扭头看窗外开得正好的栀子花,耳朵里,赵夫人的话一句也未听进去,口中却敷衍道:“……我晓得,下回他来时,我照母亲的方子服用便是,母亲放心。”

下一回,他何时能来呢?要等余下的两个哥哥立下大功或是战死之时么?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