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继母为何要猜忌继女?自然是担心继女以后杀了自己的孩子。
这种担心也并非无缘无故,太昊琰待继母从未失了礼数,却也只是未失礼数,除此之外多一丝都没有,让人怎能不担心?
对于君夫人最终被禁足,六公子完全没求情,只是一直难过的哭,却什么求情的话都不说,令人看了便忍不住心软。
可惜用处不大,至少当时用处不大,太昊侯还是将君夫人给禁足了。
在弟弟妹妹因为此事都对太昊侯心生怨怼时,唯有六公子不怨不怒,始终体谅太昊侯,安慰太昊侯。
如此父子和乐的过了小半年,暮冬时六公子病了,病得都意识不清了,却一直哭着喊阿母,太昊侯抱着生病的儿子许久,终是不忍,将君夫人给放了出来。
君夫人出来后也指天发誓,自己只是一时生了歪念,以后只求孩子们平平安安的,再无所求,待嗣君也会关心爱护如亲子。
完美的一家和乐的大团圆结局。
太昊琰被噎得不轻,然而这只是第一轮打击,还有第二轮。
大抵怕嗣君不理解金乌台是怎么个情况,崇潘附上了一大串无关一家和乐的情报。
太昊琰在友国的战事中表现得异常好,不仅为太昊国开疆拓土了,还控制了海贼,增强了太昊国在海上的实力,太昊国的船只和海商在海上愈发繁荣,而海贸的利润很高,带来的税赋自然也高,南方不论是贵族还是氓庶都得到了利益,因而太昊琰在南方非常有名望。
很奇异的,一般来说,随着时间的流逝与一直没有新的下文,这种名望会慢慢淡下来。
人都是健忘的,人群尤为健忘。
但不知为何,太昊琰的名声一点都没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反而愈演愈烈,俨然一副民心所向的模样。
南方本来就很有名望了,太昊琰还在北方积极解决兽潮和练兵,名声越传越好,传到最后便是:嗣君来日继位为国君,必定会是一代明君。
太昊琰整个人都散发着冷飕飕的气场,无人敢靠近,鱼颇为艰难的冒着冷气凑近。“太昊侯或许只是心疼六公子,小儿病中思念母亲,为人父不免心软。”
话一说完鱼便想抽自己一耳光,感觉这安慰还是很扎心。
太昊琰坐在书案前看了眼鱼,道:“吾很小的时候坐过国君的坐席。”
鱼疑惑的看着太昊琰,没反应过来太昊琰这是什么情况。
以太昊琰对太昊侯的感情,说不被刺激到绝对是假的,刚刚的冷气也不是幻觉,如今这般冷静……很反常。<br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