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宝珠级别的明珠在般泽底下有很多,理论上这应该是个好消息。
礼崩乐坏的根源在于分封制,但分封制的隐患并非一开始就暴露出来的,实际上这套制度从摸索到完善再到鼎盛再到如今的礼崩乐坏花了几千年。
礼崩乐坏的隐患最近几百年才暴露出来一方面是诸侯们做了个好榜样,架空削弱王权,然后公卿大夫有一学一,另一方面则是更早之前的帝国人口密度比如今还不如,所有人都在忙着筚路蓝缕发展建设垦荒,实在是没精力搞东搞西,也没那个折腾的家底。
数千年过去,贵族们不仅开垦了自己的封地,还开垦了大量的私田,发展到最后的结果便是贵族们的实力越来越深厚。
发现自己的家底够足后贵族们不约而同的开始削弱国君。
国君权力太大,贵族再有钱也总归是不安全的。
国君的财富地位都来源于权力,权力被不断削弱,公室的财政自然也每况愈下。
冀州便曾有一位国君日子拮据到不得不向商贾借钱,最后因为没钱还债不得不修了个高台躲进去当了老赖,债台高筑这个词便是诞生于此。
虽然混到这般程度的国君很少,但财政问题却并非那位债台高筑国君的特例,而是所有国族公室的共同问题。
没钱就无法组建强军维持自己是肌肉最发达的那个崽的地位,而无法保持第一的肌肉,国君的地位自然一而再再而三的降低,许多国族已然恶化到国君之令不出台城。
太昊国做为有六七千年历史的古国,帝国方国们存在的问题差不多都能在太昊国找到。
太昊国现在还能维持国君的一定地位而非杀个国君给杀了只鸡一般所有人习以为常已是不易。
但世界并不会因为你努力没沦落到最底层徘徊就善待你。
于公,太昊琰对般泽里的蚌珠非常有兴趣,有钱才能有拳头,太昊国内部的情况再不想办法,她很怀疑自己能否在国君的位置上老死,总觉得被臣子给杀了的概率更大。
于私,太昊琰是嗣君,未来的国君,自然要为继位以后的事做准备,总不能等坐上国君位置了才开始做准备,因而太昊琰的开销一直都很大,大得很难说因为年岁增长而愈发纵情享乐的太昊侯和太昊琰父女俩哪个开销更大。
般泽的珠蚌无疑能解决一段时间的财政问题,但问题也在这里。
珠蚌的位置太深了,哪怕她不吝啬采珠奴隶的命也采不到。
人到底不是鱼,硬潜深水,生理条件也不允许。
守着宝山却无法开采,再没有比这更糟心的事了。
太昊琰有一瞬都动了要不要找鲛人去采珠,但很快便意识到这个想法太不靠谱。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