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四乘一百米接力是一个合作项目,第一、第三棒在弯道跑,第二、第四棒在直道跑。最底线的要求是不能犯规,通常指交接棒要在接力区里完成。如果要求再高一点,那就是需要在快速奔跑的过程里交接棒,节约时间。这需要默契的配合,而这背后离不开反复的练习。
三班的接力队每天早晚都会各练两三组接力。随着运动会的临近,操场上运动的人越来越多,所谓临阵磨枪不快也光,大家都要抓紧时间练上一练。就连叶雨这种课间能不下楼就不下楼的女孩也到跑道上去跑圈了。
他们请来秦老师帮着做些针对性的训练。秦老师先带他们做了直道上没有接力区的训练,在场地上五米间距的地方用□□笔画上四条短线,一人占据一条。第一棒的队员右手拿着棒站立起跑,全体慢跑,做运动中的传接棒练习。然后他又做了设立预跑线的训练,当后一个人和前一个人只有两只手臂距离的时候,后面的人喊“接”,接棒人迅速做出动作,这是为了抓住接棒的时机。此外还有一些4×50、4×100米的完整训练。各个班来请秦老师帮忙,他从来都来者不拒。每逢运动会前或体育会考前都是秦老师最忙碌的时候,他似乎乐于沉浸在这种忙碌里。
秦老师有时会开玩笑,说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这个玩笑多少有点凄凉的意味。南江省的体育会考同音乐、美术一样,只是走个流程,达标就能获得A等级的成绩,标准很低,又不纳入高考分数。体育是一门平时没多少人在乎的科目,但运动会是个重要的例外。
随着运动会的临近,他们已经可以做到不去回头看交接棒就顺利交接了。他们对彼此的速度、风格都了然于心。
运动会前一天傍晚的训练后,祁天和袁朗单独回教室。他们的包还落在里面。他们从操场的另一头穿过来,现在白天越来越长,操场上、跑道上依然洒着浅金色的光。
祁天抬起头看天上的云,更深沉的红色渐渐晕染开,黄昏时分的云彩像一幅油画。
袁朗问:“你有没有看学校公众号最新的推文?讲秦老师的。”
祁天摇头,摸出手机来一边走路一边看。这是校园人物系列报道的第七篇,里面有几张秦老师罕见的早年照片。通常这种稿子很容易变得套话连篇,但也许是秦老师本人的形象太过鲜活,文章写的满怀真诚。
秦老师十六年如一日地在一中体育组做老师,从普通老师一直做到教研组组长。文章里写了他名校毕业却来到小县城的事,带田径队训练的事,课余帮各个办公室做跑腿修灯泡等杂务的事……不一而足。最后还提到去年职称评审时,原本肯定能评上的秦老师把机会让给了更年长的老师。很多人觉得这样太可惜了,秦老师却说没什么。
文章末尾放的是一张最近照的照片。秦老师穿着校服的运动裤和黑色polo衫,搬了个小马扎坐在体育器材室的前面,两腿分开,略弓着背。阳光迎着他的脸,他微微眯起眼睛来,笑起来的时候嘴咧的很大,脸上纹路分明。他总是这样笑着。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