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段青山赚够了钱置办上了田产,转而到了江南一带修身养性,再不开嗓了。他闲暇时总喜欢小酌几杯,这一酌就容易吃多,吃多了便管不住嘴,说道起当年惊心动魄的事,那时东北还太平着,寻常百姓哪里听得到那么脆的枪响,仿佛近在耳边。

  他说自己当夜在别院听到动静,一开门就看到了谢蕴的身影,手里还提着杆曼利夏步枪,说得跟真的似的,讲那枪杆子还热乎着。至于是谁杀的谢务,他煞有介事地再不多言。

  后来祖宅的下人们都换了个彻底,填了拨新的,再没几年谢家迁出了东北,进了北平,便更没人说起当年的事了。

  讲起陈年往事,信也多出了几页,贞吉沉默着看完,含章末尾问她何时回南京,又说战事不定停多久,还是等时局彻底稳住再定。

  贞吉把这封多次提到谢蕴名讳的信放在了匣子最底下,生怕被人见着,转而拿了笔墨想回信,却发现心里总在想着那个人,宣纸上滴了好几个墨点子,便放下不再强迫自己。

  「我本想着立马去找他,父亲那边停战,定和他的决策脱不了干系,又忍不住多心其中是否和我有关,难道他也想让我早回南京?

  这般想着便没那么立马去见他不可了。

  强迫着自己午休了会,睡得也不够实,倦倦地拿了本书下楼,和敏雯一同坐在沙发上。

  她刚选了个合适的竹弓钉了帕子,大抵打算绣花,我便在旁边给她念书,这次不是《秋兰赋》了,是高深甫的《四时幽赏》,讲的是江南那边的风光。这本不知是谁亲誊的,还用金线穿紧了放在书架一侧。

  敏雯却说,三爷喜欢的书都会让下人特地用金线穿一遍,存的也有些宝贝着。

  我略一思忖,好像架子上是有那么几本,只也确定《秋兰赋》没有这般待遇。是了,他并不倾心于我,大抵也不中意袁子才的这篇小赋,实属寻常。

  记得那时我朗声读着,想着寒生在家,但凡走到了楼上的廊子里,也听得到,他能听一听我的声音就是好的,能记住最好。

  片刻后茶已经喝了整盏入喉,隐隐听到了脚步声,那声音太轻,我也不确定是不是真的,走神间便读错了。

  “一望上下,碧云蔽空,寂寂撩人,绿侵衣袂。落花在地,步蹀栈红,恍入香霞堆里,不知身外更有人世。”

  寒生的语气有些沉,自背后传来惊到了我。

  却也算是主动搭腔。

  “步蹀残红,哪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