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如此一来农人不认字怎么行?
正好让这些人去教化农人识字吧。
“请诸位放心,凡是自愿去做教喻之人,品级不变,如果当地百姓识字率高,还有升迁的机会。”沈越最后给这些人吃了个定心丸。
可是人家也不是没有脑袋,直接问了沈越一道送命题:“那朝庭是不是还会三年一取士?”
这个问题别说沈越,就是当今也不敢说不行科举之事。虽说秀才造反三年不成,可秀才手中笔,却可以杀人于无形。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给当今扣上一顶“废文”的帽子,那当今就可以与秦始皇媲美了。
于是又开小朝会,当今对着大学士们又是一番不动声色的引导,最后大家愉快的达成了共识:三年科举取士不变,可是三年后科举的内容会变,进士们的去处也会变。
说具体点儿就是,明年春闱是来不及了,可是三年以后的科举,却会增加一些考试科目,而不再只以八股文为主。帐目、术数、农耕都会是考试的内容之一。
不用担心突然增加科目,学子们学不会。当今向内阁大学士们承诺,沈越会优先编纂这三样的参考指导书。就算当今说出参考指导书几个了还挺别扭,可是连林如海都开始同情起沈越来:当今这是把沈越当成牛来使唤呀。
而日后的进士们,除了一甲之人继续保持留在翰林院直接授官的荣誉外,别的进士都要先去各地,从地方官的助手做起。说是助手,其实行的是原来地方官自己聘用的师爷之职。
要说沈越对地方官腹诽最多的地方,就是一人上任,要带着什么钱谷师爷、刑名师爷,要是家里再有点儿能耐,连写折子的师爷都会带上。也不知道是那进士去做官儿,还是师爷们做官儿。
别看师爷们做的事儿不少,他们却只算是地方官儿私人聘用的,银子只能由地方官儿自己出。都说了地方官儿自己家里要吃饭,又得养活着什么师爷之流,还能不变着法儿的捞银子?
那些被带到地方的师爷们,因为只对地方官一人负责,对地方没有半点儿归属感与认同感,哪儿会替那地方的老百姓着想?帮着自己的主子把银子刮到手,就是他们的最终目的。
所以沈越给当今的建议就是,以后地方官上任,不许再带什么师爷,直接由朝庭给他配两上管刑事和管钱粮的助手,由朝庭出俸禄,一来能解决三年一科考,选官越来越难的问题,二来也可以相互监督制约,限制一下地方官的权利。
这个法子一出,内阁大学士们都把目光看向林如海。林如海只能低下头,他倒觉得这法子狠是狠了点儿,可也算是一个解决之道。可是同僚们都用“你怎么找了这么一个女婿”的目光盯着他,他不认怂也不成。
这绝对权利的好处就是,只要你能说通掌权人,就等说服了所有人。更让沈越欣喜的是,已经有冗员问起,能不能从现在开始,他们也去给地方官做助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