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话。
却说太子被废,储君人选空缺,朝堂上呼声最高的便是康王,而皇上却迟迟犹疑未决。
毕竟,他心属之人始终是盛沐泽。
田丞相及其党羽被诛,朝中数位要职空缺,盛熠煊的岳丈黄侍郎顶了丞相之职,成了一众文官之首。
早朝上,以黄丞相为首的几位大臣联名请皇上将储君之位早早定下,以安民心。其言辞间,数次提及盛熠煊在此次国难中临危受命领来了亲兵,其功不可没。
左修见文官统一口径不免有些不满,既为亲兵统帅,他的存在便是为皇上分忧,他知道皇兄属意之人乃是兖王。更何况在此次事件中,他亦是赞赏兖王的处事风格,见皇上面露不悦的神色,他便主动出列道——
“兖王设法使皇上服下了假死药,避开了丞相的迫害,乃朝堂之幸事,当记大功一件。”
皇上的脸色这才缓和了下来,“左卿和黄卿皆言之有理。此次出了如此大的变故,致使兖王婚期不得不延后,朕想在近期为兖王操办婚事,其他容后再议。”
在此当口上,皇上却先提兖王的婚事,储君之位虽未立却已是明朗。
黄丞相虽位极人臣,终究根基尚浅,且有了前车之鉴,众文臣亦不敢太过冒进,只能低首敛了声。
盛熠煊几乎是铁青着脸从宣和殿走出,其岳丈从后跟来,宽慰道,“皇上当初既是将匡圣令交与王爷,定也是器重王爷的,况如今一切尚未盖棺定论,皆有转机。”
闻言盛熠煊眼底掀起了嘲讽,父皇到底是看重他的才能,亦或是不忍他最疼爱的皇儿冒险呢?但就像皇上盖棺了都能够揭棺而起,他定也能力挽狂澜。
太子叛乱一事毕后,盛沐泽卸去了大半个担子,虽称病没有去早朝,但火依旧烧到了他的别院里来——赵全奉圣命前来别院宣读让他七日后和“南歌”完婚的旨意。
“恭喜王爷,贺喜王爷!”
赵全可没有他师父那般沉稳,一脸奉承样更是燃起了盛沐泽心中的怒火。他冷着脸接过圣旨,连杯茶都吝啬便将赵全请出了别院。
彼时他正与南歌商量踏春的好去处,却被这一纸圣意扰了心绪。这日来他刻意与南歌修复的关系却如同平静无波的湖面忽然被人投进了一颗石子,层层荡漾开来。
“翠花,我们离开这里吧,回到牯岭镇去。”
将圣旨随意放在案上,盛沐泽满脸真挚地看着南歌。
“你与南府的婚事难道就此作罢吗?”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