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里该知道的都知道了,回春堂背靠国公府,萧纬的火爆脾气又是出了名的,谁也不愿自讨没趣。自那之后,陶三对萧纬唯命是从。
照萧纬的意思,回春堂各分铺都成了传递消息的驿站。他今日专程来送消息,整个江南道已是一片汪洋,房屋良田淹了数万亩。最糟糕的是,雨水黏黏腻腻不见停。
黔州一带刚遭遇大地动,再赶上暴雨,赈灾更艰难。加上大雨还在继续南下,用不了多久,只怕岭南道也要找朝廷要银子。
还有,黔州、泉州、广州、柳州四家“回春堂”分店都断了书信,他得亲自往南边走一趟。大概过两日就动身。
萧纬没想到形势紧张至此,将秋棠、喜鹊和阿青都派给他,让他们一同南下。如今,北方有老天爷关照,天气放晴,反而南方交通不便,更需多些人实地考察。
安排完,萧纬急匆匆打道回宫。江南的灾情不容小视,得赶紧报给皇上。
她抱着小秦瑞去紫宸殿请安,却被张公公拦住了,说皇上这两日龙体不适,正在养病。无奈之下,萧纬让人给周太傅送消息,让内阁尽快想个章程出来。
结果,此事惹了潘阁老不快,隔日便闯进紫宸殿痛骂“太子妃干预朝事”。本就焦头烂额的平帝愈发头疼,好一顿安抚才让这位老臣熄火。
最后,萧纬只得去紫宸殿外跪了半日。然而,江南水患的问题并未处置,就这样拖着了。
又过几日,京城各处突然流传起一首童谣:阎王不来,雨神来;日头不出,地龙出。鬼敲门,你摇头;你不走,我也留……
萧纬听到童谣里的歌词,心惊胆战。那日,终了说的话,她时不时想起来。她也忍不住会猜测,天象异动,莫非真是因她改了平帝寿命之故?
她不敢去见平帝,只能装什么都没发生过。平帝自也听说这首童谣,可他也不能真去计较。由此,事情变得神奇。全京城人都知道,童谣在映射一国之君,但无一人敢在早朝提起这件事。谁要先开口,那就等于诅咒帝王。结果,所有人都绝口不提。
童谣很快风靡全城,几乎人人能诵,此时再想防民之口更是不能。萧纬唯一能做的,就是让阿赫查童谣的源头。
阿赫回来报说,京城上月涌入一批关内道的流民,童谣正是从那传出来的。
萧纬隐约有种风雨欲来的感觉,很熟悉,就像上一世秦壁殡天之时,全国东南西北皆乱,按了葫芦又起瓢,让人疲于奔命。
但她迅速否认这种预感。她不相信,自己重生而来,大景的乱象反而提前二十几年。她怀着深切的不安,期盼秦壁能早日归来。
结果,没等到秦壁,反而等来更大一个噩耗:锡城叛乱,锡城刺史自尽,赈灾银粮被劫。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