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8(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个孩子说说笑笑一副融洽的样子,这让傅民友很是惊奇。

  要知道姐弟俩日常说不了几句话就要互掐的,从来没这么和谐过。

  嗯,果然是长大懂事了,傅民友替嫚嫚高兴,好好的孩子可别让梁美英给教瞎了。

  很快到了集上。

  这种乡下的集贸市场,其实就是在大路边的空地上,一眼能看到头。集上的商品也非常单调,基本都是一些农产品,粮食、蔬菜、鸡蛋、鸡、兔子等,再就是一些卖乌货的,卖布和衣服的没有,高档品更没有。

  苏盈看了一下,满集上也就傅民友一家卖这种小杂货的,所以生意不错,而且总共也没有多少摆摊的,多半都是社员来出售自家农产品。

  傅民友找到固定的地方,停下木轮车,将那些杂货一样样地摆出来供人挑选,苏盈就主动给他帮忙。

  旁边就是老王,主要卖一些手工品,什么掏耳勺、痒痒挠、棒槌、木梳等等。

  夏天的时候,老王就卖蒲扇、席夹子、蓑衣之类的。

  傅民友就把那些草辫子给他看,“老王,你瞅瞅,这草辫子可比别人家编得更齐整。”

  老王笑道:“老弟,草辫子是好,可我卖蒲扇也不卖这个啊。往年都是个人家买了蒲扇回去,再买点草辫子自己缝缝。”甚至很多人都是自己编,自己不编就在村里拿鸡蛋换两米足够用的。

  苏盈:“王大爷,你一把蒲扇卖一毛二分钱,要是用草辫子先缝一遍,卖一毛三四别人也会乐意的。再说,到时候可以定期去城里摆摊儿啊。”

  毕竟也不是所有人家都会自己编草辫子,就算集上有卖的,自己买回去还得缝,那也麻烦。要是买现成的不贵,有半数人也是乐意买的。

  更何况,缝好了,可以直接去县城卖啊。

  要想赚钱当然不能只在乡下串游,那就真的只是辛苦钱,必须往城里跑。

  城里人有钱啊,现在乡下人都拿鸡蛋去城里换多余的粮票呢。

  比如一把蒲扇,乡下一毛二三,县城至少卖一毛五,如果缝好的,卖个一毛八也好卖的。

  这个年代,一分钱的购买力就很惊人,买一支友爱牌铅笔,两分钱尽够的。

  像苏家这样的穷人家,家里就靠几只鸡屁股当银行呢,盐、洋油、洋火这些都要靠鸡屁股出,一分钱必须掰成两半花。

  被他们这么一说,老王果然很心动,之前他也想过去城里,只是还没那个魄力实施呢,要是有人作伴,他倒是想试试。

  苏盈又说她嫲嫲还会编彩色的,染了红绿色的麦草编出来更好看,“还能用麦草编蒲扇、草帽子、草盒、草箱子。”

  老王想了想,“那下个集你们先带几个麦草盒子来瞅瞅?”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