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  在赵光义的灵柩之前,楚天舒拿出了辅助系统出品的太/祖遗诏,与和太宗亲口在两军阵前的宣言正好吻合。曹彬和杨业就是人证。

  楚天舒的陈述,在众人心中完美无缺地勾勒出了一个太/祖嫡孙从小努力学文习武,在太宗的默许和保护之下茁壮成长,成年后亲自赶赴边境杀敌立功的高大形象。在这个故事中,赵光义是慈祥而睿智的长者,谢鲲是天赋过人、英明神武的天定储君。

  赵光义一直记得自己对太/祖的承诺,所以从来没有想过将自己的儿子立为太子,而是努力培养太/祖嫡孙;而太/祖嫡孙也没有辜负赵光义的期待,成功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储君,更是在北伐之中立了大功。于是在两军阵前,赵光义揭开了隐藏多年的承诺,将这个令他满意的继承人推到了天下人面前。

  你信不信?反正大家都露出了相信和崇敬的表情,纷纷称赞先帝和新君之间的深厚情谊,说这是能够流传千古的佳话。至于为什么明明是男子,赵光义却要封其为“琼华郡主”,楚天舒说是为了掩人耳目,大家也都纷纷点头表示相信。

  小小的过招一番,便被彻底打败。赵光义的两位皇子已经清楚的认识到了形势的改变,只能跪在赵光义的灵前,垂头丧气地听着文武群臣山呼万岁,将这个突然出现的太/祖嫡孙,送上了皇帝的宝座。

  大势已去,不必再做无用的挣扎。

  对于继位为帝所有的流程,谢鲲并不陌生。提拔心腹,荣养老臣,平衡朝政。改年号,定国策,处理政事,握紧军权。一切如同行云流水,丝毫不见初为人君的生涩。仿佛他天生就应当执掌天下,指点江山。

  和赵光义一登基就迫不及待地将当年年号改为太平兴国不同,谢鲲态度从容,按照历史惯例,次年再改年号为元统。

  赵光义的葬礼已经全权交由礼部处理,谢鲲照例上朝,在一次次的大朝会上,以其胸襟气度,眼见卓识,征服了所有心中存有疑虑的臣下。

  对于约束武将,避免唐末悲剧重演,谢鲲是支持的。但是矫枉过正到重武轻文,以从军习武为耻的程度,他却绝不允许。没有钢铁长城,中原王朝必将沦为游牧民族砧板上的鱼肉!

  科举制度要大规模地推行,军队管理也要制度化。谢鲲亲自创办了宋国皇家军校,将培养军事人才的权利收归皇帝手中。日后军队中的军官,都是经过军校培训、忠于皇帝的军校毕业生,军队再也不会成为某个将领世家的私人地盘。

  至于杨家将,得到了谢鲲的褒扬,挂上了“满门忠义”的匾额。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