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令人尴尬的商业互吹和自我介绍后,双方终于进入了正题。
“听说仇先生对我们‘元朗’的房子很认可,这让我们公司上下十分欣慰,尤其是工程设计人员,知道仇先生有可能选择我们公司的房子时,还开了瓶酒庆祝了一下。”
周总笑呵呵地在电话那头说,“您的情况置业顾问也跟我们公司高层说了,确实,您这样的创业精英钱都要花在刀刃上,我们‘元朗地产’走的又是绿色科技住宅的路线,房价确实不便宜……”
“来了,要说优惠了!”
仇复仔细地听着,一颗心提到了嗓子眼。
“所以我们公司内部简短地讨论了下,决定将这套房子赠与给仇先生您。”
“什么?”
仇复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不敢置信地确认,“您是在开玩笑吧?!”
这可是价值两千万的豪宅!
“这不是玩笑。”周总解释着,“仇先生,这套住宅,原本就是预留下来准备做用户体验和公共关系维护的,被登记在我们公司的名下,其他客人来‘元朗’的售楼部看房,是绝对不会被带到这一间的,因为它只是个‘半成品’,除了铺设了‘元朗’每一户都有的恒温恒湿恒氧系统以外,应该作为样板间设置的精装修工程还没有开始。”
“但是那天您来了,售楼部向我紧急通知了这件事,我突然发觉到这是个推广‘元朗地产’的好机会,所以让售楼部领您去了1601。”
周总毫不掩饰地表达着自己对仇复的欣赏。
“实不相瞒,我一直是贵公司‘筑梦家’的用户,您的微博我也一直有关注,这半年多来您发的每一条看房微博,我们公司设计部和工程部的同事都有在看,在设计户型的时候一直有避开你发现的这些缺点……”
他顿了顿。
“所以,我们愿意赠与您这套价值两千万的住宅。当然,这是有条件的。”
事关合作,为了取得仇复的信任和支持,周总不得不说出目前“元朗地产”面对的困境。
他们这家公司成立的时间并不长,公司的主要创始人和工程技术人员都是从邻国日本归来的精英,目的是在中国打造一家“绿色住宅”地产,走的是高端精品的“科技大宅”路线,他们想把国外一些先进的建筑理念融入到“元朗”的建筑里去,打破市场上出现千篇一律、样板楼一样的建筑格局。
然而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
首先,这样的楼盘建造周期和工艺工法在时间上就比其他房地产公司要复杂、长期的多,这无形中就提高了土地成本、建安成本,以及不可避免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