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了文章,欣慰不少。
想到前段时日他缺了不少功课,于是道:
“阿璇,前些日子你没来进学,缺了的功课若有疑惑,尽可来向老夫询问,亦或请教同窗、学长皆可。”
谭璇正在凭着语感与特殊的语气助词试着通读拗口的文章,没注意到身后还站着人,猛一听到夫子关心的话语,惊了下,待反应过来后忙起身恭敬的道是。
夫子对他态度的改变非常满意,接着又勉励他几句,方离开。
作者有话要说: 准备申请的是11.8号的榜,字数不能太多,接下来的四章我压压字数,每章更2000左右,之后正常哈。小天使们别嫌弃,蚊子腿虽短小,可也是肉啊,2000其实应该叫小鸡腿才对……
☆、04
本着从古至今应试都有相通的一面,谭璇决定把曾经应对中考高考的一些经验运用到以后的科举考试中。
华朝的儒生,只要把四书五经掌握六成以上,能早下场考童试就早下场,毕竟后面还有乡试会试殿试,那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入仕起点,若想越过去,需要耗费非常大的精力。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十岁孩童,对科举要考哪些书籍,经过耳濡目染,早已熟记于心,作为学渣的原主,也是明晓的。
基于其目前的情况,谭璇在禁闭期间便给自己定下了个目标,十三岁开始参加童试。
那就意味着在今后不到三年的时光中,他需把四书五经以及字数几倍于原著的注疏,几十万字的内容熟练掌握,即会背诵也需准确书写。除此之外还得熟练运用《九章算数注》、能赋诗。
以上仅仅是基础,想要在将来的乡试会试殿试中脱颖而出,入了统治者的眼,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还不能一心只读圣贤书万事不入眼,你得为经义与策论积累素材,关心时政律法经济文化,上知天文下知地理。
腹有诗书经义就行了吗,不不,士子们还得有个康健的体格,抗得住热,耐得了寒,吃嘛嘛香的好肠胃,总之在科举的道路上如唐三藏取经般,需经历种种磨难方得大成。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