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0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就这样,沈雄将五万契丹兵混入蒲县的边防军中,顺水而下,这才绕过李曜布置的关卡,神不知鬼不觉地来到韩家岭。  

  留守大宁的李家军虽然有三十万,却分散在大宁四处,韩家岭只有两万。

  以少对多,李家军却丝毫不惧。

  这时候,李曜的单兵训练着实发挥了作用,即便面对高壮凶狠的契丹兵,李家的儿郎们依旧能以一敌三。

  在战事面前,李三郎就像换了一个人,缜密安排,指挥若定,牢牢地把敌军锁在防线之外。

  然而,他们还是低估了敌人的无耻。

  在沈雄的指挥下,契丹兵抓来附近村落的百姓,拿刀尖抵着他们的脖子逼李三郎退兵,交出叶凡,交出韩家岭。

  李三郎能忍,叶凡却不能,他趁人不备骑上白鹿,红着眼睛冲了出去。

  李四郎谨遵李曜的吩咐,随后跟了出去,始终不离叶凡左右。

  叶凡刚刚就是头脑一热,冲到敌军跟前才发现自己连个趁手的工具都没有,慌乱之下随手折了根油葵杆就往契丹兵脑袋上敲。

  叶凡的画像在契丹军中人手一份,沈雄发下话——不管是谁,只能活捉叶凡官升三级、赏银万两;若能杀死,赏赐翻倍。

  如今见叶凡主动跑出来,前排的兵士仿佛看到了白花花的赏银,一个个得意忘形。

  没承想,叶凡瞧着白白嫩嫩,却是个能打的,绿油油的葵花杆子抡起来,眨眼间放倒一大片。

  那些被劫持的村民受到鼓舞,奋起反抗,拼着一死也不想受侵略者的钳制。

  这些人中有的和韩家岭的村民是亲戚,亲戚有难,大伙怎么也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于是,纷纷举起手中的农具迎了上去。

  北来村的人们一见,也跟着上去助阵,更何况还有叶凡冲在前面。

  这年头兵士们很少受系统训练,打仗基本靠肉搏,谁手里有刀谁就能活下来。

  村民们干惯了农活,这一年因着叶凡和李曜的关系得以吃饱穿暖,浑身都是力气,直挺挺地举着铁锹、镐头和契丹人干。

  李家的兵士们见此情形,怎么也待不住了,纷纷请示李三郎改守为攻。

  李三郎原本是冲动的性子,若换成平时他头一个就会冲出去。此时,身处帅位,他异常冷静。

  一部分人马被他派出去协助并保护村民,其余的依旧守住村口,不放一个契丹人进入。

  ——村中有学堂,有葡萄园,有面条厂,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