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的交汇处,在尘土上留下的印子显示出这一球有多精准地压在了线上。
但显然,这样的发球要回击,也并不困难。
越智在心里评估了一下对面的后辈的基本功的扎实程度,面上依然毫无表情。他几步就赶到了落球点,挥拍。
网球越过球网砸在毛利脚边时,小卷毛的少年在心里“啊”了一声。
速度。
不管是奔跑的速度,还是回球的速度。
不,其实根本不能称作奔跑吧?
就只是两个大跨步……
身高在运动上的加成作用还真强大啊。还有腿长和臂展。
网球和拍面接触的刹那毛利在心里松了口气。
不知道什么理由就打在手边的这个回球并不是多刁钻的旋转方式。不需要应付旋转的话,网球和拍面接触时手腕与手臂感受到的压力并没有到让人难受的程度。
如果不去计算对面那个前辈放水的几率的话,力量上的数值,自己和前辈的差距不会有多大的。
不过,棘手的是其他方面啊。
从这个来回就可以窥见的速度上的劣势,和……节奏控制上的难处。
毛利这么想到。
在神奈川赫赫有名的毛利,似乎并没有太多让人津津乐道的“网球绝招”。
比起类似幸村的“Yips”,或者柳的“旋风真空斩”,或者真田的“风林火山”这样的招数,毛利更为人所知的,还是他扎实的基本功和在每一次击球里体现出来的攻击性和绝好的节奏感。
对,节奏控制。
事实上立海的风格有相似的地方,就是对节奏的控制。
掌握比赛的主动权,让对方被动的跟着你的节奏走。
但在面对越智时……
大概是经验的关系,要把比赛节奏往自己的掌控中偏移并不是简单的事。而如果现在对方的节奏里寻找到平衡点……
太快了。
对方所习惯的节奏,比起自己的极限,还要更快一些。
还是速度上的劣势啊,而速度上的劣势,又是由身高腿长和臂展这种客观因素造成的。明明反应速度差不多,可是那家伙一个跨步和伸臂的距离……
毛利抿了抿唇。
他很久没有感受到这种劣势了。
到底是为什么会有长到两米二以上的高中生啊!还跑来打网球?!
第一局在拉锯了十几分钟以后由越智拿下。
两个人都没有开口喊分,但破发的那个球落在身后的时候毛利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
他压下心头焦躁的情绪,发觉自己在面对对面那个前辈的时候很容易心气不顺。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