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返回到位子上拿过白大褂套上,何羽白一路小跑到急诊。接诊的急诊医生向他迅速说明情况:十四岁的男孩,发热七天,血常规生化等基础项目正常,其他项目待查。

  何羽白边看其他医院的报告边问:“十四周岁?”

  急诊医生点头确认。

  不同于社会普遍认为的那样,十八岁才是成年人。对于医生来说,十四岁是一道分界线,有些病的症状在十四岁前后明显不同,至于这其中的科学依据,目前尚未有明确的结论。而且十四岁之后,用药量基本可以和成年人看齐,无需转儿科病区。

  患者体温倒不是很高,37.8℃,但持续的低烧使得他全身软绵绵的,一点力气也没,何羽白做检查时让他翻个身都很困难。

  “大夫,不会是……白血病吧?”患者的父亲在旁边哆哆嗦嗦地问,“我在网上查了……说……白血病就爱发烧……”

  何羽白正在检查孩子的体征,听到这话,回过头说:“以目前的检查项目看,没有白血病指征。”

  “可他……刷牙的时候总爱出血。”那位父亲显然是被网上看来的东西吓坏了。

  何羽白伸手翻开男孩的嘴唇,摇摇头:“该洗牙了,牙石引起牙周炎,刷牙肯定出血。”

  家长在旁边出了口长气——这个大夫看着年轻,说话倒是挺实在。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有亲耳听到医生说“没事”才是真的没事。可由于医疗纠纷越来越多,极少有医生敢把话说得斩钉截铁,答非所问,弄得患者和家属心里特别没底。

  检查时,何羽白注意到患者的左小腿腿肚上有一个棕褐色的痣,半个指甲盖大小。

  “这个痣,从出生就有么?”他问家长。

  “小时候是没有。”家长皱皱眉,“这孩子打小就皮,经常受伤,有一次骑车跟同学去乡下玩,摔到田里去了,腿上破了好几个口子。有个伤口好了之后留下这么个痣,我在网上查了,说是色素沉淀。”

  何羽白偏头翻了个白眼。网络上的信息铺天盖地,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自己当医生。拿过一把镊子在痣上轻轻刮了刮,他看到表面泛起细末般的皮屑。

  “做个细菌培养。”摘下手套,何羽白交待急诊医生,“这是霉菌斑,我怀疑是真菌感染导致的持续低热。”

  家长一看何羽白只检查了不到五分钟便做出诊断,立刻拽住他的衣袖:“大夫,您不再开点其他检查,验个血什么的?”

  “伤口是摔在田里造成的,那么极有可能感染土壤里的真菌。虽然皮肤愈合了,但细菌依旧在血液中繁殖,积累到一定程度引起机体反应。不过不用担心,等结果出来,确诊后做抗菌治疗即可。”何羽白点点头,“怎么,你还希望我查出其他毛病?”<br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