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66(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根本不知《圣政》,这就意味着,他其实并不清楚皇帝陛下真正希望这个国家往哪个方向走,那他做出怎样违法犯禁之事都不足为奇,因为他根本不明白国之根本为何,去向又当如何。通俗地说,他就没弄明白皇帝陛下与朝廷予他高官厚爵,是需要他做一个什么样的官。”

  表哥前些日子在柳条巷陪她模拟今日庭辩时,就着重提醒过她,她涉世不深,又不懂官场权术的机巧,对上姜正道这种深谙说话之道的老狐狸,跟他比谁更舌灿莲花是很难赢的。

  她作为一个才从书院结业不久的后生,与经验丰富的姜正道相比,最大的优势在于,她读过的那些书都还在她脑子里。

  而姜正道,大概已许久没有认真翻阅过那些对他来说枯燥又无用的典章。

  所以她今天一开始就没打算与他纠缠“殴打殿前御史”到底该重判还是轻判。这场庭辩,她选择了一种所有成熟官员都不会选择的打法,却是姜正道最没法还击的一种打法。

  “皇帝陛下,微臣以为,若最终还是只对姜正道大人做出轻描淡写的判罚,那作为朝廷施政总纲的《圣政》威严将荡然无存。”

  “徐御史是为今日庭辩,特意查找出《圣政》、《朝纲》中的相关条款背下来了?”武德帝问得很平淡,也很温和,面上的表情看不出他心中喜乐。

  徐静书摇摇头,诚挚道:“在明正书院求学时,曾在藏书楼中通读大周律十三卷。”

  从钦州的堂庭山走到镐京,从武德元年到武德五年,学过的所有东西,都在她心中。

  她很珍惜读书的机会,所以学过的每一个字她都舍不得忘记。

  武德帝浅浅颔首后,抬手让百官表态。

  大多数官员都站到了徐静书身后,齐齐同声附议。

  无论他们这句“附议”是发自内心觉得徐静书说得对,还是怕引火烧身惹来徐静书对他们展开同样手法的攻击,这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场面就意味着,姜正道倒定了!

  徐静书垂眸看着地面,睫毛不住轻颤,眼角余光却一直瞥着姜正道那摇摇欲坠的模样:叫你不好好读书!

第七十六章

  既众官对姜正道的事达成大致共识,武德帝自也有了定准。

  虽未当场做出最终判罚, 但大家都清楚, 既姜正道已被在了“违背《圣政》”的高度,不仅他本人会被罢官并褫夺荣封, 在他这个家主倒下后,他背后的允州姜氏还得准备好迎接“墙倒众人推”的局面。

  大朝会每月最多不超过两次, 上殿官员人数过百,显然不会只为一个议题而来。今日其余议题没徐静书这个九等殿前纠察御史什么事,她执礼后就准备退回众官最末。

  这时, 此前始终明哲保身的礼部尚书陈寻站了出来。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