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撇嘴。
什么“学大顺哥”?
那话还是婆婆李氏起头说的,原话是“千穿万穿马屁不穿,老三他两口子就吃那套你学着点,阿谀奉承不会?”……
荷花听着这话刺耳,心想她表哥办那些事能让叔婶心里熨帖,那也是本事!她头年跟在婶婶边上看得明明白白,二品大员跟前阿谀奉承的人能少?不是你肯腆着脸求就一定办得成事,还得舔得人高兴呢,捧人也是门学问。
男人说不出个所以然,荷花就准备回头自个儿观察看看,观察那些之前,她还到姜蜜跟前说了些好听的。
“婶婶你不知道,我年前这一回去,莫说娘家双亲,就连县里住着的姑母他们都觉得我变化太大了,看着和离家时完全不同,实实在在体面了许多。听说我在学字,都不敢信,乡下地方能读会写的爷们都不多,我还是个女人家。”
姜蜜听着笑得不行,摆摆手:“哪有像你这般夸自己的?”
“也没别人来夸夸我,这不只能挽起衣袖自个儿上吗?”
“荷花你们这次回去,你爹你娘怎么说?”
“爹说相公看着比前两年精神了,娘嘛……催我们给登科说好话。具体我都不想说了,反正就那一套,婶婶想也能想到。对了我们离家之前娘她问相公说叔叔在漕运上任期是不是要满了,问后面是要调回京城吗?带不带我们?”
姜蜜说:“你俩踏踏实实做,自然还是带着你们。”
荷花也有一半试探的意思,听到这话心下定了。姜蜜问她是怎么说的?二嫂李氏又是怎么打算的?
她道:“相公没给准话,娘她就没说什么,我恐怕她想送登科上京城去读书,又觉得不太现实。我嫁过来年头还短,也看出一些,登科他离不开娘,不可能独自上京求学,让娘陪着去扔下爹在老家乡下也不可能,难不成举家搬迁?那吃喝从那儿出?自个儿种着地要吃多少都有,搬出去了啥都要买,家里能有那么多钱花?吃还是小问题,住呢?住哪儿?京里的宅院卖得多贵。”
荷花说完他公婆又说到她姑。
“我姑母跟大顺哥倒是有心想上京,他们也有钱,置办得起家当,只是还没商量妥,姑父不太想走,怕搬出去了以后回不了乡。大顺哥说京城好,在皇上眼皮子底下比地方上安生,又能时常去拜见老太爷他们,我姑父他还是犹豫……我们走之前县里头还商量着,没定下来。”
姜蜜想了想,毛蛋要搬还是挺好搬的,毕竟写书这个事在哪儿都是一样的写,他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