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0(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再过一周,就很难再看到逆流而上的鱼群了。气温也更低了,甚至有可能下起夹杂冰雪的冻雨。

  出发去捕鲑鱼的那天早上,天还没亮,察普兄弟就来了。易弦交待了留守的察普哥几句,大家就出发了。

  去年一冬天的粮食危机、初夏时老爸的横,在这些打击下,这兄弟俩比从前勤快了很多,他们今年春天开始陆陆续续捕了不少野猪,公猪都阉割了,准备到秋天杀掉腌制或者拿到集市上交换,母猪和小猪崽子们留着。公猪阉割之后,就不再好斗了,还非常贪吃,几个月就能长重几十公斤。

  他们目睹并参与了何田易弦建房的过程,也受到了触动,把自己家的地窖和木屋重新翻修了一番。除了几样蔬菜和当过冬主粮的土豆,萝卜,他们还种了一片玉米。

  玉米的种子是去年秋季集市跟山下的农户换的,他们换的是玉米棒子,种子剥下来时完整饱满。

  看到何田家除了萝卜土豆还种了南瓜、小米和红薯,他们就也想再种些土豆之外的主粮。

  两兄弟想起来,换玉米的农户说过,这东西好照顾,也多产,收获之后晒干了能存放很久,还有,甭管是山地平地还是石头地都能长,他们觉得这应该是很适合的作物,可万万没想到,辛辛苦苦种下的玉米倒是长高了,也抽穗了,可是玉米棒子上不长籽。

  有的稍微好一些,长出了籽,可是一颗棒子上却也只长了几溜玉米籽。

  到了这时,察普兄弟才后知后觉地想到,别说山上的山民了,就是山下的村人,都很少有人种玉米。

  只有在沿河流再向下三四十公里的平原上,比如熊男楚云西家那一片,才有人大面积种植玉米。

  可这个时候再要种其他的作物,也来不及了。

  察普兄弟希望这次跟着何田易弦能多捕到些鲑鱼,这样,他们在秋季集市拿来跟人交换的东西就多了一样。就算换不掉,也能留着自己吃。

  三个人带着大米小麦,穿过森林,过了藤桥,向着更深的林中行走。

  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永远是小麦。它对每一次外出都抱着极大的兴趣,也非常享受。

  一路上,小麦捉住了一只野兔,发现了两只松鸡,三个猎手不断收获猎物,大米身上驮的背篓越来越沉。

  到了中午,要过河了,易弦把大米背在身子两侧的背篓拆下来,跟察普弟一人一边抬着,非得叫何田骑在大米背上过了河。

  何田实在觉得这是小题大做,多此一举。

  “这河又不深,我们一起走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