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槽,水流推动叶轮,叶轮带动轮轴,轮轴快速转动,木槽上方的大木锤就会不断砸下来,敲在木槽里的泥浆上。
这个机器,像是个缩小了的舂米机。不过,村中磨坊里用的舂米机有一大排木柱和木槽,萨沙这机器只有一个。
何田和易弦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练,木工活儿的水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了,很快做出了自己的夯土机。木槽什么的都是现成的,重点是叶轮和转轴。
有材料有工具,掌握了方法,夯土并不是太难的技术。但和任何技术一样,想要掌握,都得多练习。
萨沙老师带着两位学员制作出的夯土砖摆满了屋子前后的空地,等待晾干。
晾晒夯土砖的时候还要考虑阳光,不能让砖块表面干得太快,不然砖块很有可能裂。这时就得用草帘子盖住砖块。
如果天气非常热,或者风很大,还得在草帘子上洒些水,保持湿润。
据萨沙说,熟练掌握这门技术后,一个人一天可以做出六百多块砖。
夯土也可以用更大的模具。比如墙体模具。
什么叫墙体模具呢?就是用木板搭一个空心墙,然后把混好的泥浆倒进去,夯打之后,等土干了,拆掉模具,墙体就做好了。
这一招在盖房子时尤其管用。
把混好的泥浆倒进去,夯打之后,等一会儿,拆掉模具,墙体就做好了。
陶胚晒干后,何田郑重地带着萨沙在陶窑前摆了个小桌子,桌上放上小盘子,盘里装着沙土和三个锥形香丸,一脸严肃地焚香祷告。
这个仪式让萨沙心生敬畏。
毕竟,封窑之后会发生什么,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是烧出一窑漂亮的陶器,还是一窑碎陶片,在这个时代,不确定的因素太多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一块松动的窑砖,都会造成令人失望的后果。
接下来的每个步骤都很关键。
何田先教萨沙然后把要烧的陶胚放在窑里,怎么在陶胚和架子之间放柴火,多大的木头块合适,全都要考虑到火和气流的走势,这个,只能凭想象力和经验了。
放好陶胚和柴火之后,开火。
这之后,何田依赖的工具只有这几样,用来挑开遮着炉口铁板的铁钎子;投木柴用的铁铲;一个陈旧的皮质手动鼓风器,长得像个尖嘴的手风琴;再就是劈木柴的小斧头了。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