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7(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正因为这样,何田家那本关于养蚕的书里,还记录了一些当时蚕农判断蚕茧中的蚕蛹发育程度的经验, 还有怎么延迟蚕蛹出茧的方法。

  因为何田的几批蚕宝宝不是同时孵出的,当然也就不是同时上山的,这些判断方法就没用了。

  她不敢冒险, 还有三个竹匾中的蚕没上山呢,她就在现有的蚕茧中挑出了留种的, 留在竹枝上,其他的通通摘下来。

  易弦从工具窝棚里搬出来缫丝机, 在大锅里烧上热水,等水滚了,可怜的蚕茧一筐一筐被倒进去, 何田拿着那只小竹扫帚,袅起第一束丝,穿过缫丝机上方的竹子辘轳,不停摇动手柄,就有了连绵不断的雪白丝线。

  易弦把自己的记事本拿出来,先坐在何田旁边观察了一会儿,又亲自上手实践了一会儿,在本子上又画又写。

  “明年我们多做一台缫丝机。”易弦把本子递给何田,自己坐在缫丝机前,让她休息。

  缫丝不算是很费体力的活儿,但是要一直用沸水,被热热的水蒸气熏着,何田鬓角额头都是汗珠,双颊红红的。

  她擦一把汗,“多做一台也行。不过咱们就这么点儿蚕茧,不做也可以。”

  易弦可不这么想。

  “谁知道呢,没准明年我们的蚕茧是今年两倍还多呢。那不仅得再做一台缫丝机,还得想办法怎么改造改造,不用人工呢。哎,你说,我们用水力行不行?在山涧边引个水渠,或者直接在水边盖个缫丝工坊,水引进去,推动水车,就把丝给缫好了!”

  他说着,何田就用碳条在他本上画开了。

  两人一边说一边畅想,越想越觉得可以折腾折腾试试。

  “过去很多磨坊建在水边,后来都不磨面粉了,都改成纺棉花的了,不也是利用水力吗,那缫丝肯定也行。”

  “不过那得要很多很多很多蚕茧才派得上用场啊!咱们这点蚕,就算明年翻两倍也不够。”何田连说三个“很多”来强调,她小手一挥,“别急着建什么磨坊了,咱们先移栽回来几棵桑树,等家附近也有一片桑林了,蚕丝磨坊的事儿才算有影了。”

  易弦停下摇辘轳的手,看看何田,笑了,“你找着怎么移栽桑树的方法了?”

  何田很有底气地笑,“那当然。我把那本养蚕的书研究透了!”

  易弦逗她,“那书破破烂烂的,缺页少角的,方法可靠么?”

  还真是不太可靠。

  书上倒是讲了移栽方法。不过,说最佳的移栽时机是秋天。但是他们这儿到了秋天,地都冻了,想也知道不行。

  另一个方法是扦插法。说白了就是砍一截桑树枝,拿回家放在水里泡泡,种在花盆里,没准就生出根了,生根之后,小树苗就能在暖和的日子里选个良辰吉日,择一吉地,挖坑,种下。

  易弦看了那本宝贝书,连连皱眉,“这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