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3(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一个可以通过逻辑推理去确认的问题。

他从未主动去推理过他要选择谁做他的生理唤醒对象,这是在他自己都不知道的时候,他的大脑、他的身体,擅自替他做的决定。

可是……为什么是严律?

只能是严律吗?

别人行不行?

为什么他的大脑和身体要替他做这么危险的决定??

如果确认他的长期配偶只能是严律,那么他唯一的选择就是对严律求偶吗?

但“长期配偶”是比高中时的关系更加深刻的连接,如果七年前的事情重演,他就会像失去配偶的丹顶鹤那样绝食而亡。

所以他必须搞清楚,这是他的生理系统出了漏洞,还是他的生理系统别无选择。

他甚至想拿这个问题去问严律,严律是神经科学领域的权威专家。

但是不能问。

因为严律是这个课题里的“基准数据”,他不能直接去向数据源寻求数据的解释。这样的话,严律就会知道自己可以影响实验结果,从而破坏整个研究的客观性。

可是不问,这个课题似乎就走进了死胡同。

就在林意乔陷入困境时,严律的车载电话响了。

他用蓝牙耳机接通,那头似乎是在汇报一个新产品的功能测试遇到了瓶颈,两个技术方案争执不下。

严律听完后说:“这个方案不好证明,就换个思路想想,有没有办法证明另一个方案,在某个核心环节上绝对走不通?”

冷静清晰的声音飘进林意乔耳朵里……

去证明另一个方案……走不通?

这几个字,令林意乔瞬间醍醐灌顶。

他猛地转过头,看着正在对下属进行方法论指导的严律。

原来自己的思路也陷入了误区。

既然他无法从正面证明“严律是唯一的”,那么,他可以设计一个实验,去验证他对别人会不会产生生理唤醒。

如果他对别人也会产生生理唤醒,那就说明严律不是唯一的。

严律结束通话,察觉到林意乔正专注地看着自己,转头问他:“怎么了?”

林意乔摇摇头,嘴角不自觉上扬,“没什么。”

接下来就是设计实验了。

第一步,他要选择对照组。

理论上,对照组需要有足够的数量,足够多样化。但是林意乔的社交圈子很窄,基本上不会接触到现有社会关系以外的人,在现有社会关系里选择一个或两个就足够了。

妈妈或者妹妹?不行,他们太熟了,从小在一起二十多年,亲情连接太强,数据肯定不准确。

王浩和蔡东呢,是上下级关系,跟他们说话本来就有点紧张,会干扰实验的客观性。

同理还有褚砚,褚砚是他的牙医,光是想想就害怕。

还有温维和唐晓晓,他们情绪不稳定,会莫名其妙大笑或者尖叫,风险系数太高,排除。

经过三轮筛选,候选人名单里只剩下宋鑫了。

但是宋鑫欠了他的钱,严律说过,债权债务会构建不平等的社交关系,排除。

已经没有可用的候选人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