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老师们,不知道在技术层面上,我们能否开发出一种类似‘数据线’功能的工具?能够连接小棠的游戏设备和现实中的电脑或手机,让她能直接把论坛里的回复内容、或者邮件里的文档复制粘贴出来?现在每次都要靠小棠口述搬运,效率实在太低了,有些非文字类的视频或图案描述也很难传递完全,实在浪费她的时间和精力!”
季棠眼睛“唰”的一下就亮了,充满期待地看向在场的专家们,这确实是她当前梦寐以求的功能。
她都不敢相信如果可以直接将资料复制出来,她接下来会有多轻松!
然而,回应她的却是专家教授们纷纷皱起的眉头,以及为难的神色。
“这个问题我们怎么可能没想过?”一位老教授叹了口气,无奈地摇头,“从季棠绑定这台神秘游戏设备的第一天起,我们就尝试了所有能想到的方法,试图建立物理连接,捕捉它的数据信号。”
他指了指季棠手腕上空无一物的地方——那里正是游戏设备“存在”却又“不可见”的位置。
“问题就在于,这个设备绑定后,在我们这个维度的物理层面,就彻底‘消失’了!以我们现有的所有探测手段,无论是电磁波、粒子流、精密的空间场扫描仪,结果都如同石沉大海,根本检测不到它的实体存在,更别提建立一条物理连接通道了。”
“它就像一个只存在于季棠个人感知维度里的‘幻影’,我们连季棠进入游戏时引发的、理论上应该存在的微弱空间涟漪都监测不到,自然就更加无法读取它的内部存储或传输的任何数据流了。”另一位信息工程专家补充道。
复制粘贴?在无法建立物理或逻辑连接的前提下,这种设想根本就没办法实现。
季棠恍然大悟,原来早在她不知道的时候,解|码组的专家们早就尝试过让她能够更加轻松的方式了啊!
就在这个时候,一位专家教授摸了摸下巴,心态十分不错的说道:
“我记得之前那几个游戏小友交流时曾提到‘初代神经接口学习辅助芯片’,虽然银翼小友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提议,理由是‘古人’的精神力阙值和大脑结构承受不了这种强度的信息流。
那么反过来呢?咱们不往大脑里输入庞大的信息流,而是往外传输消息呢?
如今小棠不是认识了这个‘答案代答’的账号么,咱们可以试着想出一个合适的说法,在不暴露我们目的的前提下,咨询一下这种‘逆向神经信息提取’的技术路径,在理论或实践上是否具备可行性。”
————————
三更~
啊啊啊,我终于把这个技术设想给憋出来了,希望逻辑上不会有太大问题~
大家晚安
第213章:“逆向神经接口”的提议如同一道惊雷,瞬间劈开了会议室里沉闷的空……xhwx6\.c\om(xh/wx/6.看)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