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7 章 · 第一百六十七章(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孟青跟崔夫人借几个下人去打扫一番,当晚,她和孟春就搬了过去。

*

二月二十八,礼部侍郎担任正使,礼部郎中担任副使,二人领着仪仗队来到安兴坊宣旨。

“来了来了。”早在前一天晚上,郑尚书就派人通知过礼部今日要来宣旨,孟春一大早就在坊外等着。

“姐,宣旨的人来了。”孟春跑进门激动地吆喝。

孟青既激动又紧张,她深吸几口气,走出门迎接。

“郡君,我们又见面了。”宣旨的正副使都是老熟人,三年前杜悯的烧尾宴上,二人还去吃过席送了礼。

“麻烦诸位了。”孟青抬臂,“请。”

“郡君请。”礼部郎中道。

孟青先行一步,香案已摆好,她带着孟春和新买的四个下人站在香案后,面朝南跪下。

礼部侍郎展开圣旨,他朗声道:“吾闻赞功报德者,圣人之盛典;显亲扬名者,人子之至情。王化之基,始于闺门;风化之本,资于淑媛。惟尔孟青,携纸扎明器敬天地,拜鬼神;倡政令,破旧习;兴义塾,促教化。夙夜在公,忠勤匪懈,绩著于市井,声闻于朝堂。

尔生草莽,吴郡寒族,蓬户良家。素无金贵之张,自有松柏之操。乡党称贤,闾里慕义。宜从褒显,以旌淑行。

是用遣使,持节册尔为吴郡郡君。

推恩父母,商人之籍,亦可着绢帛乘车马。

呜呼,吴郡者,古之名郡,地望攸归。授此嘉名,用光阃则。尔其袛服隆恩,永终令誉。恪勤益励于初志,谦慎毋替于厥德。率礼无违,钦承勿怠。”

“吴郡郡君请接旨。”副使道。

“臣妇接旨。”孟青高举两只颤抖的手,她接过明黄色的圣旨。

“恭贺郡君。”礼部侍郎道,“郡君请起吧,女圣人还赐下五十匹绢帛和一对玉如意,我都送到了。”

孟青道谢,“家里备好了茶水,还请诸位进屋喝口茶润润嗓

子。()”

“??虎?????げ????絔虎??()『来[].看最新章节.完整章节』()”礼部侍郎道。

孟春闻言,他立马掏出五个钱袋递过去。

礼部侍郎摇头,他伸手推开,跟孟青说:“郡君不要客气,这些东西我们不能收。”

“辛苦你们走这一趟,你们不进屋喝茶,等下值了去喝酒放松放松。”孟青说。

礼部侍郎摆手,“这是我们该做的,何况礼部已经受到了您的恩惠。走了啊,您留步。”

孟青和孟春送仪仗队出门,出了门,她停下脚步,孟春则一路把仪仗队送出安兴坊。

孟青进门,她展开圣旨看了又看,这才去看圣人赐下的赏赐。

“姐,我回来了。”孟春快步跑进来,“让我摸一摸圣旨。”

“在桌上,你自己拿。”孟青放下玉如意,她打开地上的木箱,入眼的是一顶花钗冠,她惊呼一声,捧起花钗冠戴在头上。

“好看!太好看了!”孟春围着她转一圈,他猛地捂脸哭了起来,“姐,太好了,你终于得偿所愿了,还是靠自己的本事。”

孟青挥手示意下人都出去,她拿掉孟春的手,说:“姐姐跟你说一声抱歉,爹娘都因我得了穿绢帛乘车马的赏赐,只有你……”

“姐,不要这么说,你不欠我的。”孟春摇头,“我不怪,我替你和爹娘高兴,我姐是吴郡郡君,我可太有面子了,这比我自己改籍都有面子。”

“真的?”孟青笑着问。

孟春点头,他指天发誓:“我要是说假话,天打雷劈。”

孟青拍他一巴掌,“胡说八道。”

孟春笑笑,他拿起箱子里绣着五色翟鸟的翟衣塞给她,“快去让婢女伺候你穿上,一整套都穿上,我要当第一个叩拜郡君的人。”

孟青笑出声,“先不忙,我有个正经事跟你说。怀州的水道治理难度很大,如果哪年发生大灾,只能弃地保全百姓的性命。我在女圣人面前提起北民南迁,她没有反对,这个计策有实施的可能。我想让你回吴县,你带着钱回吴县买染坊、纸坊和竹坊,再大肆在苏州兴建纸马店,靠彩色纸扎明器大赚一波。等到北民南迁的那一天,你捐出钱在吴县买地皮建房,以及买下田地分给灾民,到时候你落个好名声,让杜悯替你向朝廷请封。”

〓作者有话说〓

12点还有一更

第168章·第一百六十八章xhwx6\.c\om(xh/wx/6.看)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