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钱大荣一案终于落下帷幕,后劲还挺大。
因为涉及到青少年性犯罪,晏城市公安局很重视此案,从局里派出物证科科长应松茂上法庭就能看得出来。法院专门组织少年法庭,这也算是一次试点,引来湘省其他城市不少同行观摩学习。
记者闻风而至,当地晚报登载头版报道《校园恶性案件引发的教育反思——未成年人性犯罪背后的家庭监护缺失之痛》。
开篇那段一下子就让纺织厂卷起一场整顿生活作风、廉洁奉公大调查的风暴。
“昨日下午,晏市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对纺织厂子弟中学恶性入室案作出一审判决。15岁被告人钱某被判处收容教养两年,其父钱某军(晏市纺织厂副厂长)被责令在《晏市晚报》刊登致歉声明。这起案件暴露出家庭教育严重缺位、青春期性教育滞后等深层次社会问题,引发各界热议。”
因为受关注度太高,处于舆论中心的金乌路派出所决定组织一场复盘会议。
晨光透过派出所会议室的铁栅栏窗棂,在斑驳的墙面上投下交错的光影。
姜凌拿着一份小册子走进二楼东头最大的办公室里,抬眼看了下会议室墙上的挂钟,距离开会时间还有十分钟,她算是来得早的。
李振良紧随其后,兴奋地挑了挑眉:“小姜,今天据说局里会派人过来。我俩算是立了大功吧,会不会有奖励?”
姜凌挑了个面向大门、最边角的位置坐下:“会。”
钱大荣一案涉及青少年性犯罪和家庭教育问题,社会影响大。按照90年代的公安奖励制度,通常会有集体和个人嘉奖,这一点姜凌还是知道的。
李振良挨着她坐下,将笔记本往桌上一放:“那可太好了,我来所里这么长时间,这还是头一回接受局领导的嘉奖呢。”
前世姜凌只想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做喜欢的事,对荣誉、待遇、职位这些根本就不在乎。重生后姜凌依旧如此,只回了一个字:“哦。”
李振良看她并不起劲,只得自说自话:“你说你呀,记者过来采访你也不肯出头,风头都给老魏出了。”
“兔崽子,又在说我坏话了?”魏长锋端着印着“为人民服务”五个大字的搪瓷缸走进来,缸底沉淀着厚厚茶叶渣,只有几片在水面打着旋儿。
李振良忙站起身来,嘿嘿一笑,却也没有解释。
魏长锋瞪了他一眼:“还好意思说老子抢风头,那不是因为你们一个两个的都不肯露脸?”
说话间,案件组的刘浩然、周伟也走进会议室。魏长锋立马点着这两个开始教育:“以后面对媒体这种事,必须你们年轻人上。马上电视台说要来采访,我这张脸太老,不如你们年轻人耐看。”
刘浩然一边笑一边摇手:“不不不,我脸大不上相,我不去。”
周伟也慌忙推脱:“我也不去!我嘴笨,看到话筒就冒汗。”
“挺热闹啊。”所长姚鸿云拿着个旧搪瓷缸走了进来
的锦旗之后合影,锦旗上“雷霆出击护苗先锋”字样金灿灿、亮闪闪,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得欢乐的笑容。
合完影,公安局几个人想走,姚所一把拉住应松茂:“应队,这次能够固定证据还得感谢你呢。既然来了,你也说几句吧?正好也指导指导我们所这几个年轻人。”
应松茂定住身形,转身看了看案件组五位民警,沉吟之后道:“能及时保存、送检证物,你们做得很好。”
魏长锋忙谦虚道:“这都是我们应该做的。”
应松茂转而看向姜凌:“你那份心理评估档案很规范,我们技术大队想以你的记录为新范本,可以吗?”
姜凌点头:“可以。”
她所用的记录方式,也是在前辈们不断创新、调整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能够推广应用是她期望看到的。
说完这两句话,应松茂也不知道应该继续说些什么,想了想,最后说了两个字:“加油!”
应松茂的说话简洁明了,没有一点花架子。
在大家一片感谢声里,姜凌将手中的小册子递到应松茂面前:“应警官,钱大荣一案让我意识到青少年性教育的重要性。我最近在做一个宣传小册子,还没有完工,不过想请你看一看,最好能由局里出面,全市进行青少年性安全的宣传。”
刚刚领奖时钟局长热情与她握手,让她眉心直跳,忍了半天才将手掌心的灼伤感压制下来。倒是应松茂为人内敛,并没有与大家主动握手,因此姜凌选择把材料交给他,而不是直接给钟局长。
应松茂伸手接过,翻看了几页之后交给钟俊才:“钟局,您看一看,我觉得姜凌的提议很好。”
钱大荣这起案件引发社会热议,原本钟俊才就一直在想怎么扩大宣传,借此案教育一下那些不合格的父母、提醒一下性意识萌芽的懵懂少年,姜凌这个宣传手册正合他意,接过去翻了翻,便微笑着说:“挺好!局里全力支持,姜凌同志你完成之后送到局里来,到时候和小陈对接。”
应松茂心思细腻,看得出来姜凌与人打交道时有些拘谨,从钟局手里拿过绘本后放在桌面,用眼神示意姜凌去拿,又蹦出两个字:“加油。”
等到局里来人离开,会议室里依旧兴奋不已。
姚鸿云夸奖姜凌:“小姜你这回表现不错,真争气!钟局让你抓紧时间把那个青少年性安全教育宣传手册画完,看上去市里挺重视啊。”
刘浩然年轻,听到“性”这个字眼时耳根有些泛红,抬手搔了搔脑袋:“那个……真要宣传这个什么教育?”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