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雨宁回想片刻之后,还是摇了摇头。
这么近的景别,画面里没有任何多余的线索可以给他提示,而照片里的他还是闭着眼睛。
或许,照片里的他连姜屿是什么时候按下的快门都不知道,更别提现在站在照片前的他了。
姜屿没卖关子,他站在付雨宁身后伸长手臂抱住他。
暗房本来就不大,同时站着两个高大的成年男性,自然不自觉挨得十分近。
姜屿从后面抱着付雨宁,把下巴搁到他肩膀上,“你真不记得了?我当时还征求了你同意的。”
“真的不记得了……”
“就是有天傍晚,我们在床上……”
姜屿这么已提醒,付雨宁一下感觉自己今天才退下去的烧,一下子又全烧了回来。
“哦……”付雨宁不自然地把视线转向别处。
墙上144张照片的主角全是他,拍摄地点全部位于波士顿那栋他和姜屿同住过的公寓。
有他坐在书桌前,一条腿蜷在椅子上,另一只脚踩在地上,一手拿着一只红苹果,另一只手拿着无线鼠标,侧后方的窗户外悬着一颗和苹果差不多的太阳。
有他交完作业,半夜在家喝酒庆祝,喝醉了之后脸红红的,一个人抱着空瓶子傻笑。
有他在厨房里煮从韩国城买回来的拉面,不小心加多了水,面汤正噗噗往外冒,他手忙脚乱拿毛巾去擦。
还有他不小心在沙发上睡着了,修长的手臂垂到柔软的地毯上,腰那里有一道凹陷的好看弧度……
都是一些很琐碎很生活化的场景,也全都是很鲜活的,十八九岁的付雨宁。
那时的他是快乐的,雀跃的,哪怕偶尔处在一种微微的不确定中。
这些照片一下把付雨宁抓回到波士顿的公寓里,姜屿还在身后抱着他,彼时彼地的心情一一重临于心。
直到他从满墙的照片里发现一张“异类”,和其他照片的尺寸不一样,颜色也不一样,是一张黑白照片。
明显是用不一样的相机,不一样的胶卷拍摄而成。
姜屿顺着付雨宁的视线,知道他看到了那张照片。
那张照片,准确来说,是张废片,因为有点糊。
但是再糊付雨宁也能认出来那是刚刚走出教室门,手里拿着笔电和装课件作业的文件夹的他自己。
他的嘴正微微张着,像看见了某种奇观。
那是他这辈子都不可能忘记的瞬间。
摄影里有个概念叫“决定性瞬间”,指摄影者在某一特定的时刻,将形式、设想、构图、光线、事件等所有因素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那么这个瞬间,就是属于他人生,属于他和姜屿的决定性瞬间。
因为他是在那一刻见到了姜屿,并对他一见钟情。迅速地燃起一阵烟花,把自己炸成了灰烬。
但是姜屿为什么会拍过那个时候的他?他明明记得那时候姜屿转身回头只是找喊他的Jason……
“你怎么会拍了那个时候的我?”
姜屿听见付雨宁说话的声音有点微微发抖,他赶紧拉着他调转了个方向,两个人变成面对面的姿势。”
“当时我去你们教室门口等Jason,闲得无聊就在走廊上拍对面教学楼上树的倒影。”
“然后你们下课了,Jason出来叫了我一声,我一转身回头,就看见站在Jason旁边的你。”
“我的注意力当时就被你这双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