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水剑?”
易平秋试探地叫了一声,弱水剑的光芒却在这时愈来愈小,最后竟是一丝光也发不出来了。
更奇怪的是,易平秋手心上的伤正以极快的速度愈合,直至痊愈。
“弱水剑……”
连弱水剑都发不出光了,易平秋顿时心慌起来,丝毫没有注意到远处山路有火光在靠近。
“平秋师姐——平秋师姐——”
阿灿的声音越来越近,易平秋终于反应过来。
有光了,终于有光了。
长期在灯火通明的城市里生活,只是天黑,居然就让易平秋这么慌张。
阿灿到达院子的时候,易平秋眼角还留着被黑暗吓出来的泪珠。
“阿灿,你终于来了。院子里没有点火的东西,天一黑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居然在才见过两次面的小妹妹面前露出这么怯懦的模样,易平秋心里唾弃自己,但席卷整座房屋的黑暗更加可怕。
阿灿手里拿着一个古怪玩意儿,就算是易平秋这个来自现代世界的人也没有见过,又像是油灯又像是火把的。
“平秋师姐别怕,我这不是来了嘛。”
阿灿一手拿着那个照明的东西,另一只手拿着的包裹鼓鼓囊囊的,似乎装了许多东西。
“师姐,我就猜到你没有灯火,所以特意给你带了好多!”
把包裹放到中午时挪到院子里的小桌上,阿灿持着灯,将东西从包裹中一件一件拿出来。
拿出来的同时,阿灿还贴心地给易平秋讲解。
“这个是四长老差我给师姐带的种子,里面有纸条写了是什么作物的种子。还有灯,这个灯是玄清门特制的,点亮后屋子可亮堂了。”
借着火光,易平秋看清了阿灿带来的灯。
“你手里这个呢?”易平秋问向阿灿。
阿灿手里这个灯,和带来的灯很是相似。
易平秋看了几眼,就像是火把,但火焰的外面还笼着一个罩子。
带来的灯也是一模一样的罩子,不过底托不是火把,而是平常的烛台。
阿灿说:“也是玄清门特制的,其实呀,算是师姐的师父,也就是四长老研制出来的法器,后来经藏宝阁的外门弟子量产,就在玄清门里普及了。这个灯能将光放大好几倍,比起凡间的普通烛台来说,不知要多亮堂呢。”
易平秋差一点就愣住了。
“我师父,还会做法器?”
阿灿应道:“是呀,四长老毕竟也是个器修嘛。”
器修?
今天郑倾给她的书里面,好像有器修专门的解说,郑倾似乎也说过这个词。
易平秋愣神的时候,阿灿已经将带来的灯点上了。
“四长老做的灯不用法术也可以点亮,只要有火折子就好了。师姐,给你。”
阿灿向易平秋伸出手,手里拿着一个竹筒做的火折子【注】。
易平秋接过去,放进兜里好好保存起来。
“好了师姐,这么久你肯定饿了。”
阿灿说着,从包裹里拿出了饭盒。
下午干了许多事情,又经过黑暗的惊吓,易平秋后知后觉地感到肚子饿了。
有暖烘烘的饭菜和明亮的灯光,易平秋的心情不禁放松了许多。
“阿灿,后院里有一座水车已经坏了,我不会修,你有什么办法把它修好吗?”
“水车?师姐你要水车也是为了种田吗?”
“是的,水车修好之后,就能从山上引水浇地了。”
阿灿疑惑道:“师姐,你不是水系灵根嘛,浇地的话,自己放水就可以啦。”
“自己放水?”
易平秋琢磨着阿灿话里的意思,也就是说,对应的灵根就能放出对应的法术。
阿灿又说道:“不过师姐的水车,我也会找机会向管事的师兄问问的,师姐还有什么需要我办的事情嘛?”
易平秋仔细想了想,“没有了。”
天黑后的院落,呈现着一种与白日里不同的氛围。
吃过饭后,易平秋目送阿灿走山路离开,自己则是带着灯和剑回到了卧房。
也许是心理作用,易平秋总觉得不把门关紧就会有什么东西跑进来,所以回房时她特意关紧了门。
郑倾特制的灯果然明亮,虽然比现代的电灯差些,但比普通的蜡烛光要亮得多。
把灯和弱水剑放在柜子上,易平秋整理起放在卧房里的东西。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