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龄似乎思索了许久,才说出了一句:“苏笛,你对陈文续过了。”
这么多年的相处,苏笛很快就明白了这个“过”的意思,不是过分,而是过界。
韩龄早就知道陈文续不打算续约的事情。站在外人的角度上来看,陈文续没有错,她爱惜羽毛也遵守契约,所以即便她真的对苏笛没有什么感情,也称不上薄情寡义。可是站在朋友的立场,她很担心苏笛,她知道苏笛和陈文续不是一种人。
“陈文续从来不是什么安于现状的人。”
“这样一个人,有野心,能忍耐,又了解你。”
头顶的灯光刚好在苏笛眉骨下投下了一片阴影,韩龄看不清她的神色,但敏锐地捕捉到了她有些抵触的神情。
“苏笛,以她现在的能力,她迟早可以伤害到你。”
楼道里传来电梯向下运行的声音,苏笛没有说话,韩龄也没有再继续。
过了很久后,韩龄才看到苏笛抬起头来,她的神色里有近乎坦然的平静。
“那就等到那一天再说吧。”
第4章 陈文续的回复不知什么时候夹杂在了各式各样的消息里。
那天的谈话过后,苏笛和韩龄又像是当天什么都没谈过一样,一个忙于确认通告,一个忙于研读剧本。
两个月后,《回音》开机,苏笛飞往了潮湿炎热的明黎岛。
明黎岛已至初秋,却仍是雨水不断。雨水带来蒙蔽五感的气息,让人有些头晕,却让苏笛更能沉浸在这个故事里。
《回音》的故事背景和明黎岛的天气十分吻合。在编剧万溪写的故事里,她塑造了两个挣扎的身影。
歌唱家吴璇因为钢伴在台上的意外死亡而陷入阴影和自责之中,原本医生诊断只是暂时性的失声也一直延长到了两年之久。和许多故事里一样,她搬去不远小镇上空置多年的房子里去休养生息,但在那里,却意外地遇到了鸠占鹊巢的余然。余然是一个和她截然不同的女性,她在小镇上打着并不体面的短工。吴璇原本想要赶走她,却狠不下心来。两人的关系也从一开始的矛盾频发,到后来的互相靠近。
原本好像一切都在好转,可是吴璇却在后来发现,余然真正的身份是一位当众杀害同学的在逃凶犯的姐姐,甚至在她身上还有协助潜逃的嫌疑。
导演在刚接触苏笛时,希望她能出演吴璇这个角色,可等苏笛来试镜后,大家却惊讶地发现苏笛竟然更适合余然。
苏笛一开始想要的角色也就是余然,她喜欢余然身上的拧巴和矛盾,余然的爱恨都不够痛快,所以余然的挣扎才会显得那么的尽致淋漓。
她沉浸到角色里所带来的畅快也感染了剧组其他的演员,只是对于饰演吴璇的徐青麦来说,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事了。
苏笛是体验派,徐青麦是技巧派,两人对表演的不同运用导致了两人对角色的理解存在不少偏差,所以开机前一周两人之间原本还过得去的氛围也变得微妙了起来。只是刚好第一周的戏是故事的开头,所以两人之间的摩擦甚至更好地适应了剧本。
短暂的休息过后,天色黑得看不清四周的草木,剧组也开始了夜戏的拍摄。苏笛已经画好了余然的妆,妆容并不夸张,只是化出了因为奔忙而不均匀的肤色。
这一场戏拍的是余然和吴璇之间的争执戏,妆发齐整的徐青麦坐在沙发上,苏笛侧身对着她站在沙发边,两人之间并无眼神交流,但从神色来看,已是进入了角色。
看着两人之间的暗流涌动,一个离小禾最近的场务不禁凑近说:“苏老师和徐老师这阵仗,不像演的。”
大家隐隐能感觉到两人不太对付,但不知道这两人不对付的原因是什么。
揣着风扇看着苏笛,小禾颇为不认同地分了他一个眼神,“怎么会,苏老师演戏的时候就顾不上自我了,只有角色。”
见那场务还有话说,小禾不悦地竖起了手指,“不准说看不出来啊,我是我们笛姐激推。”
跟在苏笛身边这么多年,虽然苏笛从不说,但小禾也能看出苏笛对表演有一种难以言明的热爱。虽然没办法用语言准确地描述,但她一直觉得苏笛身上好像绷着一根弦。她的直觉和对苏笛的了解告诉她,只有沉浸在角色里的时候,苏笛才能忽视这根弦的存在。
镜头前,余然站在沙发边,虽然俯视着吴璇,但腰背挺得却不算直。收音的麦悬在头顶不远处,苏笛的台词清晰地传到现场每一个人的耳边:“你如果看不惯我,我可以离开。”
听了这话,徐青麦抬起头来,露出了一个属于吴璇的,既轻蔑又熟练的笑容,“那你是因为什么现在还不离开这栋房子呢?”
屋内的暗光全都压在余然的肩上,吴璇心里漫起一种恶劣的快意,“不是因为你没有地方去么?”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