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第125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王婆婆你好,她要么还住晋陵宾馆?那我去宾馆找她。”林正清做出一副对胡巧月的行踪了如指掌的样子,不想让王婆婆看出他和母亲之间的生份。

虽然他知道,王婆婆大概率是知道他们生份的,但他还是想演一演。

只要他不承认,他们就不生份。

没想到王婆婆道:“没有的,这几天她回家住,她在修房子,这时间应该是出门给匠人买点心去了。”

修房子。

果然有房子到手了。

林正清假装不经意道:“哦,就是刚发还的那几间是吧。我也顺道去看看房子呢,看能不能帮上忙。呵呵,总要我妈一个人忙前忙后,你说我这儿子,真是不孝顺。对了,是哪几间啊?”

王婆婆果然上当,以为林正清早就知道家里发还了房子,还以为他是真的回来帮忙的,便向东指了指:“那边,260号到265号,六间,全搬走了,市里安排了花园新村呢,挑了他们了。”

语气中真是羡慕极了。

林正清心中一动,果然林家欢说的都是真的。暗叹自己还是脸皮不够厚,任打任骂也该天天来当孝子,哪至于现在还要拐着弯从顾洽那里得到消息。

“好的好的,谢谢婆婆,我这就过去。”说着,他顺手从车把上拿下一包桃酥,“这是我刚在副食品商店买的,给婆婆吃。”

“哎哟,这怎么好意思。”王婆婆一边说着不好意思,一边接过了桃酥。

她可馋副食品商店的桃酥很久了,可惜自家儿子不争气,根本不给她买,她退休工资也低,舍不得买。至于女儿,倒是孝顺的,可惜……

哎,王婆婆叹了口气,可惜人都不见了。就是人还在,也是个没钱的啊。

见林正清要走,王婆婆决定再为桃酥……哦不,再为林正清做点好事:“那个265号,你妈妈请了匠人在翻建265号。”

“好的,谢谢婆婆。”林正清嘴上道着谢,人已经飞速上车,声音都飘远了。

265号其实离得不远,只骑出去一小段路,林正清就看到了261、263……然后就是一家洞开的大门,门口有工人在搅拌水泥。

不是这家,还能是哪家!

林正清停好车,走到屋子前,抬头打量着这套房子。

面宽比旁边两家都要宽些,一楼窗子已经拆掉,应该是太过破旧,要全部重新换窗,透过敞开的大门,一眼能望见一个宽大的天井。

这是前后两排房子,整整一进院落。

这么大的房子,胡巧月和林思危一老一少,都能在家翻跟头了吧。

一想到林家乐还时不时要挤到自己房间来睡觉,林正清就觉得,这么多年自己蜗居在鱼骨巷,终究是委屈了。

“林叔叔?”

一声招呼将他唤回现实,顾洽从屋子里走出来,惊讶地望着他。

第158章 上门

见到顾洽, 林正清就更确定,这就是胡家收回的房子。

林校长素来心脏强大,此刻他镇定自若, 将车停好, 也不拿车把上的其他东西,就那么在路边放着, 像是停在自家门口那样自然。

林正清笑道:“小洽啊,怎么是你?”

这老狐狸,明明知道顾洽和林思危的关系, 他就非要装作不知道。

顾洽却是心地坦荡:“胡奶奶屋子翻修,我闲着,过来帮忙打下手。”

“呵, 到底是人民军队为人民, 小洽你还当上雷锋了啊。”林正清呵呵笑着, 自说自话绕过顾洽就进了屋。

临街一楼屋子里, 两位师傅正在加固原有的木楼梯。几块踩裂的木板已经拆下准备替换, 扶手连接处也加上了固定件。

林正清指着楼梯问:“师傅, 干嘛不直接拆了砌水泥楼梯啊?”

正在干活的师傅抬头看看他, 显然不认识他是谁,懒得搭理。

跟在一边的顾洽笑着解释:“是思危的意思。”

林正清皱了皱眉头,吐槽已到嘴边, 却又想到顾洽和林思危的关系, 想到自己此行的使命,生生将吐槽吞了回去,笑道:“她懂什么呀。水泥的牢固, 这房子都快八九十年,快一百年了吧, 木楼梯容易坏,走起来还吱嘎吱嘎响。咱们不都住这种房子嘛,应该深有体会啊。”

顾洽却道:“正因为这房子快百年了,思危说房子里的一切都有保护价值。不光这个木楼梯,还有房梁、柱子、窗户、门、包括屋檐上的砖雕,都是有纪念意义的物件,别看现在是拆了一部分,回头也是以整修为主,尽量保留原来的样子。”

“小孩子,天真了。”林正清呵呵笑着,“我妈呢,我来跟我妈说,翻都翻了,一步到位。”

“奶奶给师傅们买点心去了。”顾洽道。

他其实也知道林正清来者不善,但在胡巧月没回来之前,他也没法把林正清轰出去。故此心里想,横竖奶奶回来了,我按奶奶的指示行事,我保护着奶奶便是了。

林正清俨然主人,背着手细细视察。本来想上楼,但木楼梯拆除了一些,他稍一犹豫,转去了院子。

院子里加盖的那些高高矮矮的房子,第一天就全拆除了,第二天院墙也砌好了,现在正起柱子做围廊。

林正清站在院子里,望着头顶宽阔的一片天,心潮澎湃。

这院子有他鱼骨巷43号的院子三个大,即便围了一圈围廊,也还有三个大。看青石地砖上还有之前屋子留下的印迹,显然是刚拆的。

“这院子,之前没这么大吧?”他问。

“嗯。”顾洽点点头,“之前院子里加盖了好几间屋子,都住了人家。思危说,都恢复到以前胡家时候的模样,所以都拆了。”

货比货得扔,人比人得死,房比房……林正清想哭。

以前觉得鱼骨巷43号已经是非常像样,多少人羡慕他家老丈人有能力,弄来这么宽敞的房子,虽然院子小了些,但只住了他们一户人家,有客堂间,有厕所间,孩子也不用跟父母挤一个房间。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