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年代灿烂人生 第16节(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放假都不能来看看你吗?”林思危故意天真地问。

林正清犹豫。

其实他也想过,就是住校,总也有周末吧,有节假日吧,有寒暑假吧,难道让林思危永远住在学校不回来?

但她要是回来,自己怕又要被她这个扫把星扫到。

狠狠心:“我去跟谢校长说,放假也允许你住校就是了。”

这是明明白白的拒绝了。林思危心中冷笑,嘴上却道:“或者我有空时就去看看奶奶吧。地址我记得的。我好歹也是她孙女,又落在她的户口上,本也该去看看她。”

林正清心中一动。

他是独子,上头还有两个姐姐。父亲前些年病逝后,母亲就一个人独居。刘玉秀嫌他家穷,很少和林家来往,这个婆婆更是不放在眼里,早就表态不允许接过来住。

如果林思危愿意多照顾老人,岂不是可以帮他林正清尽孝?

他看向林思危,顿时觉得这孩子也不是全无用处。甚至开始反省自己,这么好的安排,为啥自己就没想到呢?

“真是孝顺孩子,就这么定了。等学校放假,我接你去奶奶家认认门。”

在送走林思危这件事上,林正清效率特别高。

第二天一早,林思危背着黄挎包,拎着麻袋,要向这个住了三天的地方告别。

没有人依依惜别。

林家乐往院子里扔了个纸团,指桑骂槐:“垃圾就该去垃圾堆,认不清自己的地方。”

林家欢合上英语书:“技校出来也不全是垃圾,但肯定不是金子。”

刘玉秀更绝,直接把竹梯从屋里搬了出来,搭在院墙上。用行动表明,阁楼我收回了,已经不属于你了。

林思危也懒得跟她们计较。她的人生已经有了新平台,才不想跟她们演什么家庭伦理剧。

粮食技校有点远,林正清骑自行车,带着她,骑了将近四十分钟,满头大汗,终于在一个郊区小镇上看到了一片破旧的校舍。

不得不说,这个年代的晋陵还完全没有发展。城区特别小。

四十分钟的自行车路程,其实也就七八公里,这要搁后世,这边妥妥市区,房价得上天。但现在,大家都还称之为“乡下”。

“怎么样,这学校不错吧。”林正清气喘吁吁,但站在校门口,又有一种跟乡下女儿显摆自己能力的虚荣。

林思危点点头:“好大啊,有好几十亩地吧。”

林正清与有荣焉:“比我们市中是旧,但这个校舍,这个占地,都快赶上高校了。我们市中也没粮校大,到底是省属的学校啊。”

林思危还是点头:“市里的地盘金贵,总归还是市中好。”

这一说,林正清又骄傲了:“那是自然。可惜你进不了市中了,家欢家乐的目标都是市中。”

“但我可是早点赚钱,也是一样的。”

“说得也对。早点工作,早点自立,就不用让人操心了。”

这是林正清的肺腑之言,甚至他还想说,早点嫁人,你就跟林家彻底没关系了,我也算尽到父亲的责任了。

“林校长,来得这么早啊。”

一个热情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是谢宝生上班了。

第020章 考试

林正清立刻迎上去:“宝生,你看这就来麻烦你了。思危,快叫谢叔叔。”

“谢叔叔好。”林思危知道这就是林正清说的谢校长,喊得毕恭毕敬 。

谢宝生打量着林思危,一脸的回忆过去:“哎呀,思危长这么大了。说起来我还抱过你呢,那时候你……”

他比划了一下:“这么丁点儿。那时候可喊不清谢叔叔,喊我‘谢许许’,哈哈哈哈。”

林正清也跟着哈哈笑起来。

以林思危多年江湖经验,林正清笑得很干,属于皮笑肉不笑。

但不管,林思危知道气氛组的重要性。这嫡亲渣爹为了自己,这几天估计也当了不少次气氛组了。

三人来到谢宝生办公室。谢宝生看了户口本,对林正清的办事效率也很是佩服,便叫来一个老师,带着林思危办入学去了。

校长室只剩林谢二人时,谢宝生假装不经意提起,儿子成绩很让人操心,要是能去市立中学就好了。

林正清心领神会,对方帮了忙,现在是需要自己回馈了。

于是他就将这两天的事简单说了,并表示孙伯平出了这档子事,只会走得更彻底,让谢宝生准备转学申请,到时候给他儿子插个师资最好的班。

这边刚商定,林思危回来了。

谢宝生落实了儿子的重点中学,心情正好,就把林思危叫过来选专业。

这年头的技校也没几个专业,无非是钳工、车工、粮油储存之类,林思危对专业没有多少要求,她也没指望在这里学到什么了不得的技术。

倒是林正清仔细看了一遍,指着“粮食工程管理”道:“这个管理类的,出来可以去办公室,就这个吧。”

真是父爱如山,这时候还想着林思危的前途呢。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