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龙活虎的时候,背着一筐猪草也跑得飞快,头上同样戴了个斗笠。
顾兰时刚抱起择好的野蒿和刺芽往灶房走,就看见外头他娘和弟弟跑进来。
“淋湿了?”他问道。
“里头没湿。”顾兰瑜利索地放下竹筐和斗笠,又把外衫脱了,笑道:“打猪草遇到大哥,他背着斗笠,他那边近,原说让我过去躲雨,我懒怠进去,他就把斗笠给我了。”
苗秋莲将他脱下的湿衣服放进木盆,说道:“你也是,进去躲躲雨怕什么,你大哥能吃了你?”
“这不是不知道雨啥时候停,云这么厚,早点回来好喂猪。”顾兰瑜接过竹哥儿递来的布巾擦了擦头发和脸。
他们大哥二哥都已经娶妻生子,早两年分家出去了,不然人太多,家里实在是挤。
“碗里有山莓和地泡儿,我去煮姜汤,等下你喝一碗。”顾兰时一手抱野茶,一手将斗笠扣在头上,灶房和堂屋之间没有屋檐,他可不想淋雨。
他刚进灶房,院门外边有个高瘦人影走过。
那人只戴着斗笠,身上淋雨也没跑,看上去莫名沉默冷肃,雨越大了,天更黑,衬得他浑身像是罩了层化不开的黑云。
“呀,这么高!”竹哥儿看见已经走过去的身影,忍不住惊讶。他家院门不是富户那种高门楼,在村里也算敞亮,而走过去的那人像是和院门一样高,要是搁别人家,非得弯腰才能进。
苗秋莲没看全,眼角只捉到一点余影。
狗儿捏了颗山莓吃,满不在乎道:“那是裴厌,就裴家回来那个,你不常见他,有什么大惊小怪的。”
“和竹哥儿说这个做什么。”苗秋莲不喜道。
她顿了顿,到底没忍住说了两句闲话,看着竹哥儿开口:“你不知道,四年前他走时,才十四岁,比你狗儿哥大一岁的模样,你那会儿小,就六岁,当然记不住人。”
她压低声音,说:“那裴家人也真是狠心,去年裴厌回来,硬是不让进门,再怎么,当年裴厌一个半大小子,替他大哥服了兵役,家里减了田税丁税,不是没得好处,愣是一点好都不记。”
“十四岁,才多大,命也不好,头一年去,北边就开了仗,打起仗来可不管他多大年纪,就是死人场也得上去,也不知怎么活下来的。”苗秋莲絮叨一阵,又看一眼没心没肺吃地泡儿的顾兰瑜,直摇头叹气。
“得亏朝廷打赢了,又打得快,这两年没见起大事,抓兵丁也没到咱们这里来,不然,就算咱们家用钱抵了兵役,也不好办呢。”她说完赶紧呸呸两声,这话多少有些不吉利。
“那他怎么长得这么高。”竹哥儿还小,对什么兵役打仗懵懂无知。
“我也说呢,四年前走得时候就比你狗儿哥现在高半头一头的,去年回来我就远远瞅了一眼,好像也没这么高,说不准是又长个儿了。”苗秋莲又坐下纺线,说:“才十八岁,长个子不是稀罕事,就是可惜。”
顾兰瑜又吃了一颗山莓,问道:“娘,可惜什么?”
苗秋莲瞪他一眼,随后才低声说:“可惜他老子娘心狠,连名字都不好好起,你就说,‘厌’这个字,正经人谁给自己孩子用,还有,你知道村里人说他是个克星,这话怎么来的不?”
狗儿还算上道,学着她压低声音:“他爹娘给造的?”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