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章

  这是在方杰家乡浯城的一条街上。这条街在开发区,所谓开发区,不是指有多发达,而只是正在开发而已。不过比起老城区来说,确实充斥着一种新鲜的气息——街道、房舍、商场等等都是新建起来的,当然显得新鲜。这一区外国人很多。

  这区离浯城周边的乡镇较近,区域内有一些房子比老城区的要便宜很多。方杰是浯城本地人,以前在老城区里的一条弄堂里有一个十分古老而敝旧的住宅,和几户人家拼着住在一个小院里的那种老房子。记忆里那个地方是黑色的,像抹了一层湿滋滋的像泥一样的煤灰似的,黑中带着油亮。他家在二楼,一楼是别的人家,上他家二楼的楼梯是那种极其斜仄的,窄得人难以相信,只有一个人身体的宽度,胖一点的人可能都无法上去。

  方杰以前会请同学去他家里玩,同学中不乏像他这样住在还没有拆迁的老房子里的,所以即使是上他家玩去,也不会生出多少嫌弃来。他请过不少人去他家玩过,但他就是没请顾孝成去过。他听班里其他人说过顾孝成家里住的是小型的私家园林,而他是不会请一个住惯了私家园林的人去他家那个像是四壁都抹成一个油亮的黑壳一样的房子里坐坐的。

  高中那时候,顾孝成就坐在他后面。他总觉得顾孝成自认为和他关系还是不错的,所以他有时会跟他提一提,说可以去他家玩。而他从来没有答应过,总是以这又或是那的理由将这个提议给推掉。他甚至觉得顾孝成提这种事简直是对他的一种侮辱。就像是一个男人非要趁着一个女人完全不化妆、懒在家里两天没洗脸、头发也油油的时候去见她一样,这就是一种缺心眼的侮辱。

  所以方杰一次都没有答应过。

  而现如今,他家那片老房子早已拆迁了,而他家分到了一个新的房子,就在浯城开发区的这一片。这地理环境并不好,多数拆迁户还是想要得到在老城区新建起来的居民楼里的公寓房的,因为那个区域四通八达,又处于浯城中心地带,走在里面处处盈耳的都是乡音。不像开发区,里头老外太多,虽新一点,可是到处盈耳的是“鸟语”。作为本城人还老被往边缘地带赶,还真地让人不是很愿意接受的。

  但他家当时为了分得的面积大一点,还是选了这个较边缘一点的地方。

  方杰的爸爸一出生就有小儿麻痹,延误了治疗,瘸了一条腿。一直是瘸着的。他们家就他和他爸爸,他妈在他十来岁的时候好像跟别人跑了,他爸过去一直在弄堂里靠帮人修摩托车为生。后来开汽车的人多了起来后,他爸也差不多是处于一个半失业的状态了。

  再后来,他们搬了地方,到了一个在浯城也可处处闻得鸟语的地方——因为外国人多,街上老听到人说外国话,他爸就基本属于失业了。而他爸为了家庭能有收入,就吉屋招租了。家里有三室一厅,他爸爸将两个房间租了出去,都是租给在开发区打工的单身外地男人,大的单人间租一千,小的单人间租八百。他还让方杰住到他房间里去。

  而后来方杰嫌和自己爸爸住一间既挤又不自由,就搬了出去。那时候正好有一个契机,他认识的一个人在开发区的江街上本来盘了一个门面,租约签了五年,可是做了约两年就要回老家结婚,可是不再租下去又要付违约金,而他那时得知方杰想要自己弄点小生意,就问方杰要不要租下来。有优点也有缺点。

  优点就是二楼能住人,一楼能作店面。缺点就是右边那家是“鸡店”,一到了晚上就要做生意的。倒不吵,就是不知道他介不介意有这种店做邻居。

  方杰那里已注册了网店,是要卖文具的。他又不要开一个有门脸儿的店,如果是开一个有门脸的店,那旁边如果一店都是小姐,一到了华灯初上的时刻就一溜排椅子那么地坐在店里,那肯定要影响他的生意,因为他卖文具是要卖给学生的。可他是做网店,也就无所谓旁边是什么邻居,只要不影响他晚上睡觉就行。<br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