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三三章 平康王(结局)(2 / 2)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

至正二十六年冬,朱元璋派人送信招降张士诚,信中写道“:古之豪杰,都以敬畏上天、顺从民意为贤能,以保全自身及家族为明智,汉代窦融、宋代钱就是如此。你应当三思,不要自取灭亡,为天下人耻笑。“张士诚不予回信,屡次突围决战,都被打败。李伯升知道张士诚已很困乏,便派与自己交好的食客越过城墙,前去劝说张士诚:“当初你所依赖的湖州、嘉兴、杭州,现在都已失去了。你独守此城,恐怕事变将会在城中发生,到那时你虽想死,却不能死。还不如顺从天命,派使者去金陵,说你之所以归顺是为了挽救城中百姓,然后打开城门,幅巾待命,应当不会失去万户侯之职。况且你的地盘,就好像你在玩一种赌输赢的游戏,得人之物而又失去它,对你又有什么损害呢?“

张士诚仰视良久之后说道“:我会考虑这件事的。“于是谢客,却仍不投降。

至正二十七年七月,平江府终于粮绝,张士诚是个厚道人,又干不出杀人为食的事情来。他亲自率众想杀出重围,偏偏遇到了杀神常遇春,又是大败而归。

九月间,徐达展开总攻,平江城破。

时值日暮。大英雄张士诚真是日暮途穷,独自呆坐室中良久,望着齐云楼的大火若有所思。然后,他投带上梁,上吊自杀。张士诚旧将赵世雄忙上前解救下来,号哭劝道:“九四英雄,还怕不保一命吗!“徐达多次派张士诚的旧将李伯升、潘元绍等劝降,张士诚闭目不答,便请张士诚上船,由水路送往应天府。其间,张士诚一直坚卧舟中绝食。被押送应天府后当夜,趁人不备,张士诚上吊自杀,终年四十七岁。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远在信州府的文奎掐着指尖过日子。信州府始终在平静安宁中度过。

没有战火,也没有硝烟。有的就是老百姓的安康和幸福。

这年冬天。信州府的雪下得特别大。朱升带着一群侍卫,快马跑了好几天才到达信州。文奎从朱升的穿衣和随从,便知朱元璋已经坐大。但他又不敢大举进犯信州,害怕弄得两败俱伤。

朱升递给文奎一封信,那是朱元璋的亲笔信。文奎阅后,淡然笑道:“封我为平康王?朱元璋竟然如此慷慨?”

“文帅,但凡为王者,一般都是朱氏子孙,方可称得上王爷。您作为异姓,能封平康王,已是圣上最大的恩赐了。”

文奎收起信,折起,说道:“朱先生,请您代我谢过圣上。文奎不为名,也不为利。为的就是信州这块土地的百姓平安,幸福。平康王,这个名字我还是挺喜欢的。但我有一个条件,朝廷不能派兵驻扎信州,信州府的官员由我来认命。还有,跟随我的兄弟一个也不能受到伤害。如果这个条件可以满足,我保证不开战火。”

“文先生大量,朱某这就去回禀。”

大雪封山。朱升骑上快马带着侍从远去。鹅毛大雪下得纷纷扬扬。文奎不得不接受这个现实。因为前些日子,他走进他的军火库,发现里面的军火已经空空如也。

天意如此,岂能逆乎?

平康王,平康王。文奎在内心喊了数声,忽然有一种荡气回肠的体验。从此以后,百姓不遭战火,兄弟平安无事。

最能读懂文奎的,果然是一代枭雄朱元璋!

(全文完)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