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 章 隐公五年(2)(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攻伐到灭国的地步,也没这个能力。】

还未待寤生开口,息姑就先把他的话堵了回去:“后世之人不过猜测罢了,他们根据史书记载和应行之理揣测我等言语行为的缘由。但或许那就只是一时情绪的冲动,没有任何背后的原因。郑公当是明白的,就如她之前——”

他指了指影像里的小疯又继续道:“之前揣测郑公叹您无母可遗的时候。您是真情还是假意都不重要,我等都并非是您本人,无由知道其中真意。后人的记载中,唯有被明确记载的事件结果,才是对旁人存在意义的内容。”

武姜幽幽叹了一句:“但是我也很想知道,那究竟是真情还是假意呢。”

寤生当然不会对与自己势同水火的母亲说真话。他也明白息姑言下之意,无非是拒绝向旁人吐露心声,却要找个敷衍他的理由。希望他不要在意后世女子所说的任何关于个人情感倾向的内容,而只关注事件本身。

息姑想表达的是很多时候连当事人自己都说不清自己的想法,或许几种可能性都有,或许真的只是冲动行事。又何况后人呢?只有成事后的结果才能作为证明,哪怕那可能也不再是当事人完整的初衷,但势必能体现一部分。

对后人来说确实如此,但就此刻而言,皆只是息姑顾左右而言他的把戏。不过,罢了,能有幸在死后遇见一个能交谈的熟人,寤生觉得他也没必要逼迫对方。

【这可能也是息姑敢不出兵的底气所在。毕竟如果郑国真的敢,也有能力灭掉宋国,那鲁国肯定要考虑到唇亡齿寒的问题。这个典故其实也发生在春秋,不过还有几十年,要等晋国假虞灭虢。这么短时间就看这道德水平下滑得多严重吧。】

【鲁隐公拒绝救援宋国这件事情其实是有连锁反应的,发生在下一年。这就是编年体史书让人十分痛苦的一点,它一件事情绵延数年,一年里又可能发生了多件事情的一部分。就比如鲁隐公五年其实还有一件事,和晋国有关。】

【晋国在《春秋》中的第一次出现,上来就是夺位之争。我们之前说礼崩乐坏的标志性事件,周郑交质算一个,代表诸侯可以犯天子;州吁弑君算一个,代表大夫可以侵诸侯;晋国这件叫做曲沃代翼,小宗篡大宗,代表宗法制的破坏。】

【这件事情前前后后拖了七十来年,从晋文侯的儿子晋昭侯将叔叔成师封在曲沃开始。成师号为曲沃桓叔,他的儿子曲沃庄伯,再到孙子曲沃武公,经历三代人,小宗终于成功替代了原本的合法继承人一系成为晋君。】

听到这里,在场的四人神色都发生了变化。尽管听过数次礼崩乐坏之语,但他们从未如现在这般彻底意识到社会秩序都在逐渐失控。

【考虑到之前说到周携王死在晋文侯仇的手里,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因果循环。礼崩乐坏的后果最终会落在每个人的头上,这场漫长内战的时间线里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而随着礼崩乐坏,新制度的萌芽开始诞生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