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这话的学生代表,是她同村又同班的同学李又明。打周晓艳记事起,直到她现在上的初二下,年年发言回回是他。没办法,谁让他不单次次第一,且同样的卷子分数甚至比省城里重点中学的学生还要冒点尖。在这个普高升学率仅百分之十的乡镇中学,上学跟闹着玩似的,义务教育的大方向与普世完全背道而驰——九年终于过去了,孩子们天天来学校点卯的义务尽到了,接下来中专——进厂,职高——进厂,或干脆背井离乡南下北上直接进厂。
大环境如斯,李又明这清流般的存在,既是对老师们辛勤付出的肯定,又是对渣娃们的吊打。马上升初三,这回李又明的发言接地气了一些,从对祖国未来的高瞻远瞩,降维到实打实的备战中考。
虽然正在按照学霸指引的方向身体力行,但周晓艳知道,李又明被老师赶上主席台上的发言实属无心快语地敷衍交差。他成绩好是天赋异禀脑子好用,因为每天晚上还不到十点,周晓艳一抬头,不远处李又明家已然全部熄灯睡觉了。
其实理论上周晓艳和李又明应该更熟悉些的。她和李又明同龄,一条坑坑洼洼的掉渣水泥路穿起了她和他的家。只是周晓艳出生那年。大她三岁的亲哥哥周晓刚突然高烧抽风,烧坏了脑子,原本聪明伶利一小孩,就此开始反应迟钝。后来学倒是能凑合上,就是别发烧,一烧还有可能引起抽风,成绩当然也就再别想。周晓艳的爷爷因此郁郁而终,奶奶则迁怒于人,从小不待见这二丫头。
生不逢时。所以在周晓艳幼时,周父周母外出打工尽量都把周晓艳带在身边。毕竟在麦子店,要想让一个女婴无声夭折,方法太多且习以为常。上学后两小无猜能在一起玩的时候,周晓艳寒暑假基本都在跟着爸妈陪哥哥周晓刚在省城医院做康复。等周晓艳大了,意外事件几率小些了,少年们早早地就懂得了男女大防,随时随地拉起了自证清白的三八线。
因而在大家实在不怎么熟的共识下,猛踢了一节课球大汗淋漓提前跑回来喝水的李又明同学也很为难,他拧着眉头抿起了唇,要如何不尴尬地告诉周晓艳,她血染了一椅子呢。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