妹感激的不行。
闻听陆大郎第二日一早就出发,李氏赶紧收拾了行李,又从菜园里摘了好多自家种的菜,备了几篮子家里的小吃。
夫妻俩把石头交给七爷爷七奶奶一家帮忙照顾后,就坐上牛车,跟着村里人一块到府城去了。
一行人是两日后到的府城,到的时候,面馆已经收拾出来了。
虽然没开张,可面馆外头却已经设了两条长桌拼接在一块,上头用小碗成了数十碗面,由两个妇人分发给排队等候的人食用。
这两个妇人正是陈娘子和梁大嫂。
两人做面都是一把好手,那晚定了菜单上面条的种类后,第二日开始,宝如便让两位厨娘试做了。
劲道的面条,配上宝如熬制好的酱料,那叫一个香啊!
反正这会儿,面馆外头已经站满了人,不过大家还算理智,全都安安静静排队,竟然没有拥挤的状况发生。
李氏来了好多回,不像其他几位都是头一回到这边,一眼就看出眼前这个铺子,怕就是之前宝如提到的面馆。
只是,这不是还没开张吗?怎么倒卖起面来了?
李氏满头雾水地下了车,也没心思细究,院子里齐氏宝如听到动静,已经迎出来了。
牛车上下来的人齐齐喊人。
齐氏笑道:“就猜到你们这两天会来,快快快,屋里坐。”
说着把人让进去,又招呼着大郎他们将牛车在院子里拴好。
这回除了大郎夫妇,族里另外来了十一人,专门备了礼送过来。虽然明知道二郎他们不日就会回到村子里,但该走的礼节还是要走的。
几家人寒暄了好一阵,又热热闹闹的吃了个午饭。
把族里的人送走,晚上的时候,李氏才拉着宝如问:“……弟妹,外头铺子是怎么回事儿?我看你们这,不是还没开张呢吗?怎么先卖起来了。”
宝如一听,顿时笑了,道:“那个不是卖,是送的,每天送上一百碗,特意给人尝尝味道的,好知道以后这里会有家铺子要开,今天才是第二天。”
“瞎。”李氏受惊不小,“每天一百碗,就那么白白的往外送?岂不是要亏死……”
老天爷耶,这得多少钱。
那碗瞧着虽小,却也足够一个十来岁的小子吃饱了。
李氏拍了拍胸口,本就抠门的人,这会儿都替宝如心疼。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