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64章

排水和灌溉系统在这几天已经基本完善了, 宋青远便开始着手改良附近的耕地。

在旱季时,他就派人将土地表层的盐土刮除,尽量减少土地中的盐分。

但这只是第一步, 要想进一步降低土壤的盐碱化程度,还要利用刚建好的排灌系统,冲刷掉泥土中的盐分。

这几日,宋青远一直在城郊指导着百姓如何灌溉、排水, 有时候甚至还需要他亲自上阵, 挽着袖子下田示范。

没过几天,宋青远整个人便被初春的西北风吹得灰扑扑的,从内到外都透露着一股苦逼社畜的了无生趣。

说实话, 自从坐稳了总裁的位子后,他就很少这么深入人民群众了。

即使需要下地, 他周围也有无数人代劳,用不着像现在这样,把自己弄得灰头土脸的。

不过既然是创业的初期嘛,总是要辛苦一些的。宋青远自我安慰道。

好在这样的日子很快便结束了。

修建水库时,工人们挖了不少沉积在河底的泥沙出来。这些淤泥土质肥沃, 而且还不含盐碱, 正适合改善土地。

宋青远便命人运了回来,将其铺在了地势低洼的盐碱地里。

铺设了淤泥的土地不仅更加平整, 而且光看模样就知道是块肥力很好的沃田。

他在冬天时就密封发酵的豆粕也已经基本腐熟,只等待时机合适时, 就可以稀释了拿去浇田。

不仅如此, 发酵后的豆肥也能很好地调节土壤的酸碱度。

这几种办法多管齐下, 再加上科学的灌溉。宋青远相信:过不了几年, 漠北的土地就可以和许多良田相媲美。

至于土地里要种什么粮食的这个问题。

宋青远想了许久, 最后还是决定种些大豆。

种大豆一来是天气原因,漠北种植其他作物本就产量不高,二来是因为大豆也有很好的固氮作用,可以改良土壤。

再加上现在的肥皂市场也已经逐渐打开,他之前让杜韦买回来的大豆根本不够,与其年年去南周买,倒不如直接自己种。

又解决了一项工程。

坐在书房的宋青远对着桌上的简易版台历勾勾画画,一副心情很好的模样。

殿下,您打算在王庭附近新建一座城!

宋青远正在王宫里给连提说明自己的规划,但还没来得及等到对方回应,殿内就响起了邬齐那因为震惊而不自觉拔高的声音。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