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84(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论战的人很快分成两派,皇帝派觉得是皇帝陛下改革决心坚定,才能力克重重阻挠让新法得以顺利实施,陶相只是起了辅助作用。

陶相派认为正是有了陶疏桐的谋略和才华,才有了新法和战事的胜利,皇帝只是起了支持的作用。辩论本身便带着感情色彩,欲发使得两群人摇动三寸不烂之舌,把辩论搞得热气腾腾,火花四射。

第47章 刘文杰

“诸位都错了,没有皇帝陛下的大胆起用,就没有陶相的华丽绽放,若没有陶相的雄才大略,就没有皇帝发起的改革能成功实行。所以,二人如同姜子牙与周文王;诸葛亮于刘备;卫秧与秦孝公,君臣心心相印,才能共成千古佳话。至于谁的功劳最大,这本题就错了,诸位在这辨上一个月,也不会有任何结果。”角落里一人站起来,边走向中央边朗声说道。

看着那双桃花眼,宋炔笑道:“这鬼才刘文杰,怎么也跑到这里来了?”

刘文杰的发声赢得了众仕子一片掌声,几个贵族子弟看到这风清朗月般的人物,忙上前邀请他一起喝酒,这个人也不娇情,冲着原先坐着的角落喊:“幕白,过来,有人请咱们喝大酒呢。”

从角落的阴影里走出一个人,正是这几年蛰伏在大理寺的苏幕白。他不情不愿地走过来,脸上冷冷淡淡的,坐下后便一声没吭。

宋炔看着这个颓废的年轻人,想到殿试时无所畏惧的意气风发,朝陶疏桐摇了摇头,叹了口气。

陶疏桐看着苏幕白,沉思了一会,才轻声对着宋炔道:“其实还有一条路,让他离开上京这个是非之地,到地方上任,即能发挥他的才华,也能换一种心情。”

“嗯,这法子不错,黄怡,明天你瞅个时机向苏幕白传道旨,让他就任江陵府白元县县令。

黄怡拱身领旨,悄悄退下。

苏幕白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只是跟上司来江陵跟个案子,竟然还能接到皇帝陛下的封赏圣旨,还是大总管黄怡亲自来宣。

看着苏幕白手捧圣旨一头雾水的样子,刘文杰拿折扇敲了敲他的头,调侃道:“你还真是不适合我们这一行啊,直来直去的,都跟了我四五年了,半点也没沾到我一点机灵气。昨天在大堂,那两个大贵人一直在看着你呢。”

“你怎么知道?也没见你四处看啊?”苏幕白茫然道。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