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算林晓阳所说的时间,温家第一批人已经延期近半月还未至,不知是否出了差错?就在陆婉儿担忧之际,有人特意上山传信告知,原因是官道近来莫名设了许多关卡,而温家几十口人没有户籍,为掩人耳目营救之人不得不假扮官差,继续押送他们徒步而行。
因此,温家第一批女眷们晚了大半月才至江州,而男丁则足足多花了近两月时间才终于安全进山。
果不其然,里面并没有温父和温母。大概都是紧着有孩子着急团聚的,因此倒是有不少夫妻相拥而泣的场面......
二小姐预想过这些人并不擅长农事,不过历经流放之苦后,想来也算可以做到放低姿态才是,若是有心有力学起来倒也会很快!
想要让这些人尽快适应山上的生活,知晓自己未来要做什么,但又不能太操之过急。陆婉儿想,需得先让他们清楚地明白当下处境,也要让他们有规矩可守,有责任可肩,有希望可盼。
陆婉儿并未着急让清山把温家幼童们送进来,一是各方面条件尚不允许;二是需得让这些成年人先学会承担起生存地责任。
她只是告诉众人,待日后山庄建立起来,此处就可能会有学堂;待众人有机会入了籍,他们的孩子依然可以有值得期待地未来。且除了必要的生活基本物资,二小姐仅让人运送更多地生产物资进来,她想让先行进山地人明白,苦难并未完全过去,日子还是要先苦后甜。
就这样时间一晃,竟然三个多月过去了,当然是从与林晓阳最后一次在洪州见面时算起的。二小姐每日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山上琐事,在那些从无到有的努力中,她也前所未有地对眼前一切深觉珍惜。
许是日子平淡久了,陆婉儿偶尔觉得自己内心也是有期盼地,若是没有林晓阳,那她与这些温家人如今都该是生死不知。
“日日都要上山做农活儿,如此辛苦度日,这与流放又有何区别?!”终是有人抛却了初来时地感恩之情,开始正常发起了牢骚。
为何说是正常呢?是因为温家人在沂州府时毕竟属于世族,大都是需要下人伺候地主儿,且眼下这批并未到达流放之地,虽受些行路之苦却没有真正体会到何为流放。
没有对比,自然无法明白能在吃饱穿暖,又不受鞭笞欺辱的条件下劳动,到底是件多么幸运地事。
仅是有人发发牢骚陆婉儿是不会在意地,可让这种情绪持续传播,鼓动更多人开始心生不满甚至有些消极怠工,就是一定要尽快处理了。若论起来,想建立一个真正自由、民主,无强权压制的社会该是有多难?不过几十人就已是性格秉性各异,遑论千万人,千千万人......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