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心等待了十日,到了五月下旬的廿日,私塾又放常假。
恰好陈三娘要把她这些天织的布匹拿去镇上换钱,然后再买一些家里头短缺的东西,比如油盐酱醋等必须品,文靖安便以去看望外婆陈何氏为由,偷偷带着他那1两细盐与陈三娘出了门。
陈三娘背着两卷麻布,文靖安则帮她提了那个竹篮,里面装着给外婆陈何氏带的乡下果蔬,母子俩一起往莲花镇走去。
这是文靖安穿过来之后母子俩第二次进镇,与第一次的情形大不相同了。
这次陈三娘不急着一进镇便去找陈何氏,而是带着文靖安先到布行把她的两卷麻布卖了,文靖安虽不懂这里的布如何计量,但看到陈三娘花了十几日功夫织出的两卷麻布只卖了50文钱,心里总不是滋味。
在古代,普通老百姓想要赚些钱实在太难了,就算家里还有文三贵赚钱,但要在一年内赚足文靖安那500文束脩,压力和难度都不是一般的大。
文靖安更觉得他怀里这1两细盐有多重要了。
因此当陈三娘卖完布要去买酱醋等东西时,文靖安说道:“阿娘,我想去书肆看会书,我就在书肆等你好不好?”
陈三娘欣然道:“当然好啊,靖安看到喜欢的书就跟阿娘说。”
文靖安应了一声好,陈三娘把他送到书肆街口,自己往另一条街去了。
陈三娘走后,文靖安并没有往书肆走,而是揣着怀里那1两细盐往盐店跑去。
此时盐店刚开门,除了一位官家安排在莲花镇买盐的盐吏,并没有其他客人。
这位盐吏年纪约莫三十上下,卖盐显然是个肥差,他好不容易弄到这份公干,当然格外珍惜,因此服务态度不错,一瞧见文靖安上门,也不介意文靖安只是小孩,笑脸相迎道:“这是哪家的小公子啊?你爹叫来买盐?”
文靖安临场发挥,回道:“我爹让我来跟你换盐。”
盐吏蹙眉不解,不过仍是脸带笑意道:“小公子要如何换盐?”
文靖安把怀里那装着细盐的小布袋取出来递给盐吏,说道:“我爹说要用细盐换你这的粗盐,他知道市场行情,你要是缺斤少两,他等会自己过来。”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