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他没看错,就是八点五十五。

嗯,现在是五十六了。

好么,二十五分钟一道IMO,是他飘了还是对方拿不动刀了?

楚燃不觉得这是个好消息,但这会儿也不敢多想,不自觉地抽了口气,快速低头看下一道题。

相比于组合,考核点完全在逻辑严密性上的函数方程其实更应该是他的强项,楚燃读完题干的同时就已经有了思路,捎带着还盲猜了一波答案。

为了避免步骤扣分,他刻意放缓了节奏,除了纯计算的过程之外,剩下但凡带一点儿变换的步骤都写到了卷子上。

其中几步算式本身就在草纸上占了整整一行的复杂计算更是反复验算了两遍,确认答案一致才往卷子上写。

但即便如此,他完成第二题也只用了半个小时。

别说越往后越变态的国集,就是跟CMO的卷子比,它似乎也简单地过分了。

考虑到历届考题的综合难度在原则上不会相差太大,楚燃看向最后一道平面几何的眼神不由得就有些颤抖。

从某种意义上,他没猜错。

这道平面几何本身不止是难,而是已经难到了“惨绝人寰,天理不容”的地步。

只不过在楚燃这里,它还有一点“小小的不同”。

这道题——他,做,过!

说是“做过”其实也不准确。

数竞这玩意儿本来就是“勇敢者的游戏”,题目出的那叫一个千变万化,只要换掉一个条件,解题思路整个都得推倒重来。

本身同一个考点里就能寻摸出几百上千种考法,但凡里头再混进去点儿其他部分的知识,就更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

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历年都有人想靠刷题混过联赛和国赛拿到保送名额——里头还不乏从初中甚至小学就开始准备的——但事实上却从来没人成功过。

说回正题,楚燃的“做过”是指——

他刚读完题干,辅助线才画到第三条,顺手补上外接圆,准备接着用一下射影定理中的调和点列性质的时候,忽然觉得这一系列操作有些过于顺手和熟悉。

他停笔思索片刻,接着就看出了这道题的内核。

虽然图形上从“三角形”变成了“圆形”,但本质上这玩意儿就和集训队一试那会儿,他在平面几何贴吧里耗了一整节自习课,最后终于“另辟蹊径”,成功用交比证法搞定的那道炫技题一脉相承。

想当初他下载贴吧也就刚一个月,关注平面几何吧更是还不到两周,最后却是生生靠着这道题在里头“一战封神”。

至于现在么。

楚燃觉得不止他自己,大概整个中国队都要从此“一战封神”了。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