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特征就不太一样了,这本就是共识和印象的集合, 让人更容易联想和识别。
比如说活力满满, 精力旺盛这些词, 很容易就和浓密的头发, 红润清透的皮肤,清澈有神的眼睛, 以及不低于普通人标准的运动天赋这些特征相连。
导演的镜头追了蔺星两天之后,先不管观众的反应,自己倒是羡慕起来。
哪怕他再怎么厚着脸皮, 也不好意思嘴硬说自己年轻的时候,也和蔺星一模一样。
这一批的小年轻,质量都高的不行啊!
他以前拍的综艺节目就以小朋友为主,什么小童星、小天才见过不少,哪怕现在国内不让年龄过小的孩子参与娱乐节目的录制,也对“年轻”这个词有独到的理解。
在蔺星这一批高中生的身上,导演就找回了这种感觉, 拿出之前发给他删改过很多版的台本,直接扔到一边,把自己的团队找来加班开会, 写新的剧本和方向。
不是给蔺星他们看得, 是给拍摄组看得。
他们要在有限的镜头内, 尽可能的留住观众的心。
节目组都是导演他们这些年合作过来的熟人,被生活和现实反复搓洗过的成年人,无论男女, 都已经过了曾经“我会不会突然分化成alpha”、“会不会有个alpha从天而降来娶我”的年少时光。
所以,哪怕知道镜头前有一批学生是alpha,他们也就是礼貌性的激动和好奇三分钟,然后专心投入拍摄,想把这档节目做好,做红,然后为自己的履历添彩,为年底的奖金拾柴。
从这个很现实且很理性的角度,他们反而能更客观的分析这群高中生的特点,发掘alpha身上的闪光。
现在这个年代,观众们也不再是简单好骗的傻白甜,故意编造几个有冲突点的剧本也没法让他们真情实感的投入进来,反而容易直接退出删除。
也就只有真情更容易打动和挽留,导演想把节目不断做下去,就不能让蔺星他们变成虚假的、敷衍的、甚至捞一票就走的那种“行走人设”。
“这就和谈恋爱一样,想让别人喜欢,就要变成猫,变成老虎,变成湿漉漉的狗狗,不要刻意的去追求完美。你们看前几天拍摄的镜头里面,最讨喜的是不是那个卷毛?”导演把自己专门截出来的片段放出来,加以解释。
“这群学生里面,有比卷毛会说话的,有比卷毛更活跃的,可看下来,你们是不是对卷毛印象最深?”
不管是alpha还是普通学生,在签过节目组的知情书和保密协议之后,都会下意识把自己最好的一面摆在镜头前,可观众多挑剔,你真人再好,好的过榜样偶像?你真人再美,美的过二维纸片?
但卷毛同学不太一样,这位浑身都冒着亲切的“活泛气”,是你家楼下那个每天背着书包冲去地铁上的学生,也是你上班路上啃个包子追公交车的学生,还是你路过学校正感怀青春时发现校门口差点迟到的那个学生。
--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