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从医馆出来,直接去了粮店,竹兰主要去买小米的,小米熬粥养胃,不过不便宜,小米的产量太低了,一斤要八文钱快赶上猪肉价了。

又买了不少的盐和酱油,打算回去腌咸菜的,最后想到家里的孩子,买了些糖块回去。

别的就没在买了,家里并不缺。

回家周书仁带着老大去起鱼篓了,弄了满满一盆回来。

竹兰一脸的喜气,“这也太多了。”

周书仁,“的确不少,晚上炸些小鱼,在买块豆腐回来熬鱼汤。”

竹兰明白,这是想着念书的两个儿子,不过也有套路在的,让两儿子意识到被惦记重视,心机啊,“行,那剩下的养着?”

第35章 有深意啊

周书仁有经验,“剩下的处理好趁着天气好晒干了留着冬天吃,让老大老二多捞些小河虾晒干了冬天熬汤喝也不错。”

竹兰自然同意了,古代不似现代,冬日里不缺青菜,古代的冬天大部分都是咸菜难熬的很。

周书仁干劲十足的,在现代逼着自己学习为了过好日子,一刻没清闲过,古代终于放松了,又有儿时囤食的记忆,对捕鱼特别的热情。

晚上,猪油炸的小鱼,豆腐鱼汤,红烧的鲫鱼,主食小米粥,玉米面饼。

竹兰听着周书仁道:“上午起的鱼,中午没吃就等着人齐了一家子好好吃一顿,好了,我也不多说了,瞧把我大孙子馋的。”

大孙子明云没想到被点名,脸红扑扑的,有些害羞了,不敢和爷爷撒娇,只能喊着,“奶。”

周书仁乐呵呵的,“好了,吃饭。”

竹兰的眼神一直都在倡廉和昌智身上,这两人脸上的欢喜是藏不住的,周书仁的套路比她深多了,都不用点名的,两个儿子就觉得自己被重视了。

饭后,周书仁,“这几天不用下地正好有空,把家里的炕和火墙都重新盘了。”

老大周昌礼皱着眉头,“爹,咱们三个几天干不完的。”

眼看着秋收了,家里的地不少,目前主要劳动力就他和老二,往年还有娘,今年娘身体不好,他们两个实在没那么多的时间盘炕。

周书仁,“这几天村子里都不忙,你们找些人来帮忙,一天五文钱不管饭,两天的功夫就够了。”

随后又对老三老四道:“一会回去把自己屋子的书和衣服都归置起来,明天别在碰到。”

书太金贵了。

老三老四,“知道了爹。”

老二周昌义问了重点,“爹找几个人?”

周书仁对这方面没经验,反问着,“你看呢?”

老二比老大脑子活有主意的。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