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11(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连着和她对话的资格都没有,只能背后小声嘀咕,也许被她不经意听见了,还会一脸惊恐。

  陈忆琳认识陆静然的那年,二十七岁不到,已经被叫大龄女。

  她虽然表面不在乎,却还是难免觉得烦。

  眼见着就三十了,反而是平和了很多。

  因为她想清楚了很多事。

  她如果能像是陆静然那样,早早规划好了人生,现在或许会走得更好。

  不过现在也挺好,不用靠家里给钱也能每年收入不菲。

  那些说她的人,都能光明的顶回去。

  你比我穷,没有我赚钱漂亮,就是不能质疑我,在我这里没有话语权啊。

  我不靠着陈家还有服装公司,你不靠家里屁都不是啊,AA制吃饭你都付不起钱。

  陆静然和陈忆琳,计划去一趟上海,然后再去北京。

  去上海是因为,陆静然要去看看余惊远,虽然不是很顺路,然后顺带处理一点事情。

  之后去北京,就完全是为了工作。

  1994年,这是一个分水岭。

  天朝从这年开始,正式进入了物价飞涨、全速发展时期。

  各项政策的出台,带来了许多商机。

  陆静然去年给乳业放了广告,当时是三百万的广告费,分别上了几个地方卫视台。

  放广告的前一年,乳业的年产值才一百万,当时当年就达到了两千万。

  不过他们是闷声发大财,没有把数据公布出去,知道的也是业内的。

  或者是从税务局流出的消息。

  也就是因为这样,投资公司后期才追加了资金,团队都很赞成花钱去做广告。

  陆静然准备去北京,是去参加一个竞标会。

  央视广告的竞标会。

  如今企业和广告公司,为得到央视某个时段的广告位,递条子、打电话等走后门现象很多。

  现在局面已成供不应求之势。

  陆静然也试图去找关系,希望能上央视,但是她还没有那么神通广大。

  不过事情有了转机,去年央视有为新上台的广告主任。

  雷厉风行的女强人,那位在央视任职期间,为解决紧俏广告时段的供需矛盾,同事避免不正当竞争,无奈之下想到了招标。

  也正是这个当时争议很多的决策,让央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