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只是半块墙,所以大家伙齐心协力,小半天的功夫就修补好,接下来就是将洪水冲到院子里面的那些树枝杂草给清理干净,六个人一起,一天就都收拾好。

村民们大多也是一两天就能将家里面捯饬干净。

看到重新修正好的家园,大家倍感欣慰,虽然遭遇了这样的天灾,但是日子还得往前过,满怀希望,奔向未来。

经过个把月的努力,村民们终于赶在合适的季节种上了早稻,这也让大家伙吃了一颗定心丸,这预示着下半年的粮食也有保障。

虽然卫家屯生产队有几十万斤红薯,但是耐不住整个红旗公社的人一起吃,再者红薯这种粮食跟水稻不能比,水稻可以放上个十年八年,红薯只要一破皮,就很容易腐烂......

经过王秀禾之前的观察研究,她发现南山坡的土地是壤土,最适合种植水稻这种粮食,其次才是红薯。

上次种植红薯实属无奈之举,因为错过了种水稻的季节。这一次,王秀禾开垦的南山坡也全部种植上水稻。

“你们瞧瞧,这些知青实在是太能折腾了,这片山坡种红薯种的好好地,为什么不一直种红薯呢,非得种上水稻,真是不知道他们脑袋瓜咋想的呢?”

“这片地都是人家知青开垦出来的,人家想种啥就种啥呗,咱们哪里有权力过问,再者大队长竭力支持那些知青,咱们也插不上话。”

只要不傻都能看得出来,他们的大队长赵建军非常尊敬这些知青,也非常支持知青们的工作。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人家知青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大队长非常理解和感激,自然不能让人家受委屈;再者就是他们大队长非常尊重文化人,所以平时都很愿意听从知青的意见。

总之如果不是他们大队长护着,这些知青真的折腾不起来。

尽管红薯大丰收,但是在村民们的心里,他们更感激的一定是大队长赵建军,第二位感激的才是知青。

孰远孰近,村民们心里面门清。

赵建军下工回到家里面,就看到自己的侄子在那里惟妙惟肖的表演着一些成年人才有的动作。

距离虽然有点远,但是赵建军捕捉到了几个关键词‘知青’‘男女’‘对嘴’......

作为一个十八岁的成年男子,这些词结合在一起他立马秒懂。

虽然觉得不可能是王秀禾,但是心里面还是有些担心,从来不关心旁人八卦的赵建军,也走过去假装若无其事地询问起来。

“大富,你刚才说谁呢?你小孩子家知道什么叫‘对嘴’吗?”赵建军故意跟大侄子说道。

赵建军大哥赵建国现在已经有三个孩子,两儿一女,大儿子叫大富,二儿子叫大贵,几个孩子相差不大,正是上蹿下跳的年纪,平时没事就喜欢下河游泳,上山掏鸟窝,特别活泼能闹腾。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