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页(1 / 2)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既然不能出去,和苏轼一起去游山玩水也不错?

哪怕上次,她在唐朝,累得气喘吁吁。她这次换了一双运动鞋,长征都是没问题的。

“先生,请问今天我可以和你一起出去吗?去哪里都可以,我在旁边待着就行。”她十分真诚道。

苏轼自然不会拒绝她的要求,带着陈晓芸还有家中男丁去种田了。

此时的他空有虚职,没有俸禄,但是仍需要供养一大家子。

所以,这日,苏轼的任务是在他的东坡上耕地。

陈晓芸目瞪口呆。

目瞪口呆后,她问要不要帮忙。

“都是些体力活,晓芸你在树荫底下感受一下自然吧。”

苏轼没让她帮忙。

陈晓芸看着头上的太阳,没坚持,自己默默到一旁的树荫底下坐着了。

伟大的文人耕起田来,还是很不一样的。

不一样在于,他看起来没有很有力气。

陈晓芸拿起笔,在自动发放的笔记本上刷刷地写了起来,心有所感。

看看这田,绿油油的,长得真不错。

苏东坡在黄州时,是他比较困难的一个时期。但瞧瞧这自得其乐的模样,真是要赞叹一句,心态豁达,非常人所能达到的境界。

不愧是他。

陈晓芸小时候在村里长大的,可没有真正种过田。暑假也会回外婆家。外婆就会摆个小板凳,给她顶小草帽,让她在小溪边钓鱼。

这和现在的情景,十分相似。

中午,苏轼家里人来给他们送饭。

她深刻明白了,什么叫粗茶淡饭。

陈晓芸又蹭着吃了一顿,愧疚感缓缓涌上心头。苏轼家生活看起来并不宽裕,而她还要霸占人家口粮。

白吃白喝,让人不好意思。

既然现在没有办法去市集逛,她何不把自己带来的东西都送给他们。

陈晓芸日落时,与他们一道归家。

陈晓芸将自己带来的值钱的两个银镯子给了苏轼,道:“这是这几日的我的伙食费,还有给先生的学费。”

她说完,自觉不好意思。如若真的请他来当老师,那可能是无价的,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苏轼断不肯收:“你就算真的来自仙界,大约也是我的小辈吧,我怎么能收你东西?”

陈晓芸诚恳道:“这镯子在我们那边什么都买不到,相当于如今的一文钱罢了,您不收,我拿回去也是用不了的。况且我有幸能见到您,这已经是我人生中最珍贵的宝藏之一。”

苏轼动然,然后还是不肯收。

陈晓芸有点没辙,最后还是把银镯子收了回来。

她将自己带来的其他东西都给了苏轼的夫人。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