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郑平又道:“除了这个匣子,丞相可还让你带了别的话?”

中年公差缓缓道:“丞相只说了一句话:‘晏子见疑,出奔乎’?”

荀彧面色骤然一变,捉着匣子的手亦随之一颤。

郑平身为秘书令,又兼管禁中文事,近些年来与太史令共同编撰当朝史籍,整理、编修前朝文载,对先秦的历史典故烂熟于心,一听这话便知道是哪里的典故。

晏子是春秋时期著名的士大夫,最为人称道、广为人知的便是《晏子使楚》这个典故。

而“晏子见疑”,说的是晏子被齐景公猜忌,立即出逃,准备离开齐国的故事。这个典故中还有一位叫北郭骚的名士,为了留下晏子,用性命为晏子的清白作保,最终惊动了齐景公,将晏子请回。

如果曹操让人带的当真是“晏子见疑”的典故,显然是用齐景公自喻,用晏子喻指荀彧。

若按整个典故的结果看,似乎能把曹操的这句话理解成退让:齐景公哪怕有私欲,终究是个明主。他认错请回晏子,晏子最终也回到了齐国,继续为齐国出力。除了死了一个杀身成仁与北郭骚,可以说是和好如初。

然而,如果曹操的用意是请回荀彧,他让公差传的话应当直接是“晏子见疑,去而复返”之类的既定语句,而不该是个不确定的疑问。

或许也可以理解成征询意见,暗中询问荀彧是否“和好”。可按照曹操的脾气,这个可能性极低,他的那句“晏子见疑,出奔乎”应当还有别的含义。

郑平想到了另一种可能,又想起《后汉书》中有关荀彧死因的记载,心中猛然一沉。

这时公差又道:“令君再不打开匣子,里面的物什就要凉了。”

听这话的意思,匣子中似乎装着温热的食物,公差在催促荀彧赶紧接受赏赐。

郑平心知不妙,仍想制止,却接收到荀彧温和而坚定的凝视。

在这不可撼动的视线中,他缓缓松开手,任由荀彧打开匣子。

里面空无一物。

荀彧早已通过匣子的重量猜到结果,此刻只是微微一叹。

那公差犹自道:“令君,且趁热食用。”

郑平冷然而笑,反手握住腰间佩剑,在公差惊疑不定的目光中起身。

“有菜无酒,怎好下咽?不如趁着你的血正热,斩下你的头颅,给我二人作酒。”

第106章 狂士楚歌

公差脸色大变。哪怕早听过郑平的凶名,公差一开始仍抱了侥幸,认为有曹操这张虎皮在,郑平多少会顾忌些,选择独善其身,不掺合荀彧的事。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