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页(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这话未免说得奇怪。论起吟芳和皇帝之间的关系,首要当然杜贵妃这一层更亲近,其次才是过世多年的六郎。颖坤道:“六嫂为贵妃祈愿诵经,七七四十九天已过,明日便可回家了。陛下御驾亲临白巧庙,也是来为贵妃和小皇子祈福求愿的罢?”

他含糊地“嗯”了一声。

颖坤又道:“陛下贵为天子,洪福齐天,有陛下亲自来祷祝祈愿,贵妃和小皇子定能安然无恙。”

兆言似乎不太愿意继续这个话题,转开问:“你一个人来的?今晚来不及回城了,住在哪间院中?”

“就在东院客房。七哥和臣一起来的,还不知陛下驾临,臣这就去叫他过来拜见。”

“不用不用,”兆言连忙阻止,听见七郎之名还有些发怵,“朕微服至此就是不想劳师动众,别告诉七郎了。”

颖坤道:“不知道也就罢了,明知陛下在此还不来拜见,岂不失礼?陛下请稍候,臣马上去叫七哥。”她自己也正好趁机脱身。

兆言阻止道:“寺院中多有不便,我跟你一道去东院见他吧。”稍后又加了一句:“顺道送你回去。”

颖坤躬身谢道:“臣怎敢劳动陛下……”

话未说完就见他一甩袖子走在了前面,她只好咽下推辞的话,举步跟上。

回程才发现院中各处多了不少便服的侍卫,道路肃清,庙里的师父们也不出来走动了。皇帝驾临,难怪今日一个香客都没有。

快到正门时才遇见几名身穿青灰法袍的女尼从正殿里出来,打头的师父年约六旬,慈眉善目,见到皇帝并未避让,迎着他走过来。趋近可见她禅巾下还蓄着头发,挽在帽中,原来是带发修行的居士。颖坤觉得她有点面熟,一时又想不起来哪里见过。

居士走近,倒是兆言先向她行礼:“姑母。”

居士双手合十回礼:“我已皈依佛门,陛下勿再以尘世名称呼了。”

兆言也合十道:“居士六根清净超脱世外,侄儿又来打扰您清修了。”

居士笑道:“心有挂碍六根不净,是以蓄发修行,始终不能放下执念剃度受戒,陛下见笑。”

颖坤听他们对话回想起来了,这名居士是先帝的长姐玉真公主,她与先帝结拜时曾见过一面。玉真公主人生坎坷,相师说她有克夫之相,命带孤星,先后下嫁三位驸马,全都英年早逝,也未能生下子女。四十岁时玉真公主已经三度守寡,先帝欲为她再觅良人,公主看破红尘皈依佛法。先帝曾在禁中为她修筑佛堂,敕令修缮白巧庙应也是为了玉真公主,传言在白巧庙出家的皇室女子原来是她。

--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