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5(2 / 2)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叩阍”之后,问题在哪里解决呢?

多数情况下,回到下面的省里解决。

皇帝那么忙,不可能有时间管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儿。

回去的费用是由官府担负的,包括来的时候的路费。

“叩阍”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击鼓申冤,另一种是拦驾喊冤。

击鼓申冤者经通政司讯供,迎驾申诉者经刑部讯供。

如果真有冤情,免罪,奏闻请旨,或发回督抚亲审;或由刑部提审昭雪。

而且明朝还规定:越诉者,笞五十;申诉不实者,杖一百,所诬不实之事重于杖一百者,以诬告重罪论处;若曾经法司、督抚等衙门问断明白而妄图翻异者,追究教唆主使之人及控告者,俱杖一百、徒三年。

拦轿告御状者,不论情词虚实,立案不行,照冲突仪仗例,追究教唆主使之人及控告者,俱杖一百,发近边充军。

也就是说,不管你是不是真的有冤情,这惩罚都少不了。

“本王觉得他没有那么傻。”李钊敲了敲桌面:“小河不是那种无事生非之人,何况我朝鸿基大帝可是定了《大顺律》,并没有前朝那么不讲道理,《大顺律》里有所规定,有冤情无处申诉者,一旦叩阍告御状,核查属实,便由皇帝亲自过问,免一切刑罚罪责,且赏银三百两,户籍所在地免税一年,以”益民”二字作为御赐名义。”

“叩阍”的方法还有入午门、长安门内喊冤者;有跪午门、长安门及正阳门打石狮鸣冤者;有违禁入堂跪告者;有越登闻院墙突入鼓厅击鼓谎告者……当然,不符合规定的,要照例治罪。

而且还是重罪的那种。

总不能谁来告御状都接待,所以如果发现是无事生非的话,就要重罚!

当然,除非是有大冤情的人,否则谁会来叩阍告御状呢?

要知道,叩阍这种事情,一旦确定对方真的有冤情要上诉,那可是要记入时事史记里的,是皇帝的污点之一。

你要是治理有方的话,岂能有人“叩阍”?

李钊都不知道他要干什么,何况是王旭了。

他们俩想的到这些,后宫女人们能猜到一些,成康帝岂能不多想?不只是成康帝,连魏潇公公都多想了。

“那女人什么样儿?”成康帝第一个问的是接待平南王,安排他跟那个女人在一旁的排屋里头暂时坐着,等待皇帝的宣召。

迎接他们俩进来的是贾田公公。

贾璐公公还在北边的小汤山行宫里呢,经过了除夕宫变的贾田公公,更得成康帝的信任了。

现在已经混成了副总管,仅在魏潇公公之下。

“也不好看啊?勉强说的话,算是个清秀佳人?”贾田公公也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那女人做妇人装扮。”

成康帝一愣神:“妇人装扮?”

这个时代,妇人装扮,就是嫁了人的,哪怕是守寡,那也只能是小寡妇。

成康帝不说是个什么什么控,有什么特殊的爱好吧,但是皇帝一般水的女人都是黄花大闺女好么。

魏潇公公在一边一听,就有些慌神了:“该不是领来叩阍,告御状的吧?”

“不能吧?”贾田公公也傻眼了:“平南王……不像是爱管闲事的人啊?”

添加书签

域名已更换 尽快用新域名 看发布页

搜索的提交是按输入法界面上的确定/提交/前进键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